• 32阅读
  • 0回复

建馆先想到养馆——九运会筹备工作掠影(场馆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6-26
第11版(国际·体育)
专栏:

建馆先想到养馆
——九运会筹备工作掠影(场馆篇)
本报记者李中文
  办全运会,场馆建设是重头戏。广东省承办九运会,比赛、训练共需122个场馆。其中,新建场馆11个,改建、维修场馆45个,其它采用现有场馆。而在新建的11个场馆中,九运会开、闭幕式的举办地——广东奥林匹克体育场和广州体育馆,无疑是新建场馆中的重中之重。记者近日在广州走访这两个新建场馆的突出印象是:九运会筹委会在筹建新体育场馆的过程中将“建馆”与“养馆”很好地统一在一起。
  广东奥林匹克体育场位于广州市东圃镇黄村,这里原是广州市的城乡结合部。为什么将这么重要的比赛场馆建在这样“偏僻”的地方?在市区中心地带很难找到建造这么大场馆的地皮或许是原因之一,而更重要的原因则是:在黄村,不仅建造了一个广东奥林匹克体育场,同时还建造了九运会的射箭场、曲棍球场、马术场、棒球场、垒球场、射击馆、手球馆、手球练习馆、综合训练楼、医疗楼、运动员餐厅、运动员公寓等一大批附属工程。这不仅保障了九运会比赛场地的相对集中,同时也为九运会后开发广东奥林匹克中心的休闲、娱乐功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走近广东奥林匹克体育场,尽管周边地带因正在建设中还略显荒凉,但造型新颖、别致的广东奥林匹克体育场主体建筑还是给人带来深深的震撼。随行的施工建设者介绍说,体育场占地30万平方米,可容纳观众80012人。体育场造型新颖、雄伟、浪漫并富有象征意义:屋顶的设计如同两条飘带,象征着珠江的流水;支撑屋顶两条“飘带”的21根立柱,象征着这是21世纪的建筑;而上层看台顶部的花瓣型格局,则恰似广州的市花——木棉花。广东奥林匹克体育场的独特造型,打破了体育场传统圆形的设计概念,它除能举办国际最高级别的比赛外,还可多功能开发经营。
  相比于广东奥林匹克体育场,广州体育馆位于白云山山脚下,更有其成熟的考虑。广州体育馆建设地点位于原白云苗圃地段,其中约8万平方米为体育场馆建设用地,6万平方米为体育公园,8万平方米作运动员村,2万平方米为市政规划道路。之所以这样进行布局,其出发点还是不仅要建一个保障九运会体操比赛和闭幕式成功举行的比赛场馆,同时还为九运会后综合开发利用埋下伏笔。
  广州体育馆的建设,采用了政府与企业共同投资,由企业负责全面建设经营管理的新模式。根据协议,承建广州体育馆的广州珠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将承担广州体育馆的工程建设和建成后30年的经营管理任务。
  勤劳、勇敢的广东人已用自己的实践向全国、全世界证明:广东不仅可以建造一批超过历届全运会水平的场馆,同时还有信心为科学、合理地综合开发利用这些场馆摸索出一条新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