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补天地之缺绘河山一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6-27
第5版(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特刊)
专栏:奋斗业绩

  补天地之缺绘河山一新
本报记者陈陆军
  中国共产党成立80年来,中华大地上到底发生了怎样天翻地覆的变化呢?
  一个最简单而又最直观的回答是,翻开地图,看一看党执政以来,中国的版图上究竟添置了哪些“大件”、弥补了哪些大自然的先天“缺憾”,一个满目疮痍的破碎山河是如何变成人民安居乐业的秀美山川的。
  我们的视线不妨循着长江找去——长江,素称“天堑”。曾几何时,孙中山先生的建国方略和国民政府的计划里都曾闪现过建桥的影子。然而,国之不兴,长桥卧波终属枉然。直到新中国成立前,长江干流上仍然没有一座桥。
  1957年10月15日,一条饱含着喜悦的电波欢快地飞向大江南北:武汉长江大桥通车了!全国上下奔走相告,欣喜若狂。以“二七”大罢工闻名于世的京汉铁路,从此和粤汉铁路连接起来,合称京广线。
  1968年12月29日,全部由我国自行设计施工的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该桥连接了大江南北的两条铁路线——津浦线和沪宁线。从此,京沪线的新称谓取代了津浦线,以至于现在的年轻人在学中国现代史时,可能搞不清津浦线之所指。
  今天,长江上已是百桥飞架,光干流上的桥梁就有近50座,真可谓“天堑处处变通途”。在这些桥梁中,有半数以上是近20年建成的,如芜湖长江大桥、南京长江二桥、九江长江大桥、武汉长江二桥、武汉长江三桥、江阴长江大桥等。
  桥梁建设水平,折射出的是一个国家诸多方面的“能耐”。长江上的桥从无到有、从有到多,验证了一个事实: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的工业体系日益完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建国之初,在长江上建特大型桥梁可以说是国之大事,五六十年代建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都是倾全国之力为之。而现在,沿江的每个省几乎都有实力建设长江大桥。最近这些年,人们的一个共同感受是,没听到多大“动静”,一座座跨越天堑的长江大桥,或彩虹飞跨,或双塔刺穹,不声不响地就建了起来。
  近年来,全国各地还相继建成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桥梁及长大隧道,如广东虎门大桥、济南黄河二桥、厦门海沧大桥和二郎山隧道等。这些跨江穿山的“大件”工程,使中华大地上的铁路公路交通网络编织得日臻完善。
  沿着距长江入海口最近的一条支流——黄浦江,我们可以到上海滩看一看。如今的黄浦江已不再成为“阻隔”,浦江两岸早已珠联璧合:先是南浦、杨浦两座世界级大桥凌空飞架;后又有延安东路隧道、地铁2号线穿江底而过;黄浦江上更是百舸争流,上海港已成为世界10大集装箱港口之一。浦东88层高的中国第一高楼——金茂大厦和460米高的东方明珠电视塔,也堪称新中国城市特大建筑的代表作。
  提及长江,我们不能不说到三峡工程。在苦难中萌发的三峡梦,中国人整整做了一个世纪。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一书中,明确提出了修建三峡工程的设想。然而,“惟目前社会经济状况凋敝,是项巨大工程,殊难举办。”新中国成立若干年后,中国已有足够的国力来建设这个全球最大的“大件”工程,三峡工程由梦想变为现实:1992年4月3日,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
  三峡、小浪底、荆江分洪、红旗渠等工程的兴建无疑又是一个缩影,它折射出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改造自然、趋利避害能力的极大提高。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在中华大地上进行了规模空前的水利建设,党利用社会主义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带领人民大力整治长江、黄河、淮河等大江大河。据统计,近50年来,我国新增的灌溉面积是过去几千年建设总和的两倍多。根据我国南方雨水充沛,北方缺水的先天“缺憾”,进入21世纪后,我国还将开工建设论证了多年的南水北调工程。
  沿着长江上溯,我们还会发现一座崭新的城市——攀枝花。攀枝花市今年36岁,比新中国还年轻10多岁。这座百万人口的现代化城市因攀钢的建设而兴起,据说,这座城市的“起点”只是一面有7户人家的高低不平的荒山坡。
  类似于攀枝花这样建市不到50年的城市,祖国的大江南北不知有多少,如大庆、十堰、深圳、克拉玛依……正是党带领人民亲手缔造了这些城市,使她们的名字,由无到有,彰显于共和国的版图上。
  长江的上游,地处祖国大西南的崇山峻岭中,这里有我国已建成的最大水电站二滩;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自行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也建在这里;还有几乎是从隧道中穿过的成昆铁路及高难度的宝成铁路、南昆铁路……不用再列举了,从“一五”时期的156个重点项目,到“十五”计划的西部重点工程西电东送、青藏铁路等,祖国的山山水水间,党领导人民不知建造了多少个惊世骇俗、惠及子孙万代的“大件”工程!长江流域的这些,只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在这些重点工程的布局过程中,党无疑起着关键的组织、指挥作用;在这些重点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又有多少中国共产党党员冲锋在前、牺牲在前,把青春甚至生命奉献了出来!
  天地造化,于人类的生存生活而言,利弊互现。补天地之缺,绘河山一新,这是党带领人民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在中华大地上立下的一座座无言的丰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