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土地日”里盘点家底,越算越觉得保护耕地的形势十分严峻——算算“土地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6-27
第9版(国民经济)
专栏:经济时评

  “土地日”里盘点家底,越算越觉得保护耕地的形势十分严峻——
算算“土地账”
夏珺
  6月25日是第十一个全国土地日。在这个为土地而设的日子里,当盘点土地家底的时候,我们的心情有喜有忧。
  先说喜。近些年来,就保护耕地而言,无论是力度,还是成效,都是前所未有的。我们有了新《土地管理法》,全国近2/3的省(市、区)建立了地方政府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22个省(市、区)出台了《土地管理法》的配套法规,我们还实行了“冻结”耕地农转非等严厉措施,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基本得到控制,耕地锐减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有数字为证:1997—2000年,年均建设占用耕地276万亩,比1991—1996年的年均440万亩下降了37%;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省份从1998年的17个增加到2000年的29个;全国已经划定基本农田16.22亿亩,保护率近84%;“九五”期间,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等途径,全国累计补充耕地2985万亩……
再说忧。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将持续增长,耕地紧缺的状况难以缓解,保护耕地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在过去的4年里,我国因建设占用、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及灾毁等原因,共减少耕地5161万亩,而通过土地整理、开发复垦等途径补充的耕地只有2467万亩,里外一算就亏了2600多万亩。还有,根据《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安排,到2010年,非农建设用地需占用耕地2950万亩,而实际上到2000年就已经占掉了1106万亩。据预测,未来10年,仅交通建设一项,就将新增用地900多万亩。这还没有算今后10年需生态退耕5700多万亩。
  还有一些制约因素影响着耕地的保护。首先是人口持续增长和人均耕地减少的趋势难以逆转。我国有近13亿人口,目前耕地保有量为19.24亿亩,有666个县(市)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亩的警戒线。其次,耕地整体质量下降的趋势难以遏制,可补充的耕地越来越少。我国的耕地,2/3分布在山地、丘陵和高原地区,40%受水土流失、荒漠化侵蚀。有关部门测算,我国可补充耕地的潜力约1亿亩左右,但补充耕地投入大、周期长,短期内难以见效。其三,传统的用地观念和传统的土地利用方式尚未得到根本转变,如“重外延发展,轻内涵挖潜”,动辄新占土地,懒得在盘活存量土地上动脑筋、花气力,等等。
  算土地账,列了一堆枯燥的数字。但透过这些数字,你就不难感受到土地资源供求矛盾有多么尖锐,耕地保护压力有多么大,保护耕地的形势有多么严峻。算账,是为了唤起忧患意识。保护耕地对我们这样一个人多地少的大国来说,的确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无论是手中掌握权力的领导干部,还是普通公民,都应当有土地忧患意识,都应当绷紧保护耕地、珍惜土地这根弦儿,时刻记着: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