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拥护市镇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 定量供应的粮食完全够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5-08-26
第2版()
专栏:

  拥护市镇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
  定量供应的粮食完全够吃
  王一平
德恒店是北京市崇文区的一个粮食代销店,兼营酱食,一共有八个职工,都在店内吃饭。过去每天早上吃四斤米的干饭,中午七斤面的面条,晚上吃稀饭、馒头,没有馒头就在外面买点贴饼。像这样吃法,不算在外买的熟食,八个人每月吃粮总在三百斤上下。六月份有人回家了,共用粮二百六十一斤。这算是用粮较少的一个月。
六月底,德恒店在定七月份购粮计划的时候,八个人有七个主张还按三百多斤定,只有尹福田主张少定一些,他是崇文区店员组联会的主任,又是区节约委员会的委员,懂得节约粮食的意义,也想带头把计划订得少一点,他认为六月份虽是有人回家,少吃了粮食,但是七月份只要大家注意节约也差不多够了。于是由他作主,订了二百六十一斤的用粮计划。计划订了,大家的思想认识并没有统一。那时菜蔬中西葫芦比较便宜,尹福田提出多吃西葫芦少吃面的办法,没人理他,有人见他的饭量大,还半开玩笑似地对他说:“把粮食分开,各吃各的吧!”
后来,大家参观了北京市节约粮食展览会,工会和粮食行业又不断开会进行节约粮食的教育,大家对节约粮食的认识也比过去提高了。可是由于前一阶段没注意节约,做饭还同过去一样,原订的二百六十一斤粮食,到二十六号早上就吃完了,以后又申请追加了四十斤,吃到月底还差一点,全月共用粮三百零一斤,七月三十一号还是吃的稀饭,出外买的馒头。大家也感到这样吃法不行,要想办法改进。
八月,崇文区在鲁班馆派出所管区内试行粮食定量供应的办法,按照试行的定量供应标准,店员工人每人每月供应三十一斤粮食。他们八个人每月只能买二百四十八斤粮食,比过去的实际消耗量少了。但是这次大家的情绪反比过去高了。有一个人说:“这是试验的,咱还按过去那样吃,不够再补。”这个说法立刻遭到了反对。八个人共同研究了够不够吃的问题,大家认为:志愿军过去吃一把炒米一把雪,还注意为祖国节约粮食,我们现在环境这样好,为什么不能节约呢?而且按照店里各人的劳动量来说,每天站柜台,没有什么重劳动,每月三十一斤,只要计划得好也是够吃的了。
经过详细计算,每天平均用粮八斤。把早饭改成二斤高粮米粥;中午少吃面条,多吃馒头和窝窝头,五斤面的馒头,还能剩一些晚上吃,吃窝窝头时四斤面就够了;晚上再煮一斤高粮米的粥,加上中午剩的馒头。像这样试吃了几天,一天八斤粮食足够了。定量供应的粮食够吃了,心里有了数,大家又要求换换花样吃。前些时在供应的粮食里搭配了一些马铃薯,他们就用马铃薯掺面粉烙饼,烙出来的饼好吃又耐饿,但是年纪大一点的职工吃起来太费劲,又改用马铃薯掺面蒸卷子,这样大家都爱吃了。最近马铃薯吃完了,他们又想办法把干饭稀饭搭配吃,早上吃稀饭时,中午就吃馒头;早上吃干饭,中午就吃窝窝头;隔几天也能吃一次面条。八月份,吃到二十四日为止,没有到外面买熟食,平均每天并不超过八斤粮食。
在试行定量供应办法的过程中,居民委员会和工作组的同志都对他们说过:如果实在不够,可以从多余的户里调剂一些给他们。(全选区内大部分户按定量供应的粮食都吃不完,已经有不少户把多余的粮票交给居民委员会,要求调剂给不够吃的或是交还国家。)但是八个人中没有一个说不够吃的。他们认为国家这样按劳动定量是最合理的,在闲谈时他们常说:过去核实供应,虽是减少了浪费,但是一人一个饭量,同是店员工人,订的用粮计划就不一样,国家怎样掌握呢?像现在这样订下来,各人自己也好安排生活。有几个工人家在农村,他们说:过去因为在粮店里做活,不愁没粮吃,早上也要吃干的;其实我们从小在家早上都是吃稀的,现在每天站站柜台,比地里的农活轻多了,早上吃稀饭是完全可以的。他们自己够吃了,还经常在店员工人中进行宣传,把自己的经验介绍出去,让大家都能按定量供应的标准做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