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元旦假日,恰逢世纪更替,北京的商品消费、文化消费、人情消费多姿多彩——新年消费新意迭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1-02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经济视点

  元旦假日,恰逢世纪更替,北京的商品消费、文化消费、人情消费多姿多彩——
新年消费新意迭出
本报记者田俊荣曲哲涵
  午夜购物乐陶陶
  2000年12月31日,北京5条主要商业街第一次联手将营业时间延长到元旦凌晨2时以后。在这个世纪之夜里,京城火树银花,商潮涌动。
  晚上10时,记者来到了王府井商业街。繁忙了一天的王府井没有一丝倦意——
不少消费者是冲着“打折”来逛夜场的。家住广安门的李先生一家三口在王府井从吃完晚饭一直转悠到夜里12时,买了三件平时看着眼热的皮大衣,一人一件,直接穿上了身。“给打了六七折哪!”李先生喜滋滋地说。
  在北京市百货大楼撞上“化妆品买50元送15元”的“好事儿”,哈尔滨来的邹小姐一下子买了好几套名牌化妆品,除了自己用,还待送各位亲朋。世都百货和新东安市场“幸运购物大抽奖”的领奖处,也都被围得水泄不通。
  也有很多人是“游之所至”来逛街,随看随买的。山东胜利油田的孙奶奶一家七口人,扶老携幼,前呼后拥,一直逛到夜里11时,仍不思归。
  这大概是王府井最热闹的一个夜晚,将近零点的时候,百货大楼广场上仍是人头攒动,约有2万多人。连全素斋门前卖糖葫芦的小伙计都感叹:“平时卖到8点钟关门,看今天这阵势,怕是要卖到下世纪了!”
  北京市商委的初步统计显示,从12月31日晚上到次日凌晨,全市各主要商业街的重点商场销售额是平时的2至3倍。其中,百货大楼销售额达800余万元,比平时增加3倍;华堂商场销售405万元,比平时增加1倍;翠微大厦销售800余万元,比平时增加2倍。
  网上守岁真火爆
  岁末朔风劲吹,但北京人的文化消费却不断升温。从2000年12月中旬起,有近30台演出在京城各大剧院亮相,观者踊跃。新版《茶馆》到目前为止共演出98场,票房收入高达750万元。
  “网上守岁”成为京城新景观。人民网、新浪网、东方网从12月31日晚上8时起联合进行“网上24小时互动守岁大行动”,令许多网民兴奋不已。31日晚11时,记者点击人民网的守岁论坛进入以后,看到近200位嘉宾在网上向网民致以新年问候,长文短语,温馨备至。接近元旦零点时,网民们都想发出“新世纪第一帖”,以至于人民网连续4次出现“拥堵”。最后,一个笔名叫“风致”的网民捷足先登,于1月1日零时零分零五秒成功地挂上了“新世纪第一帖”。
  人民日报网络中心负责人官建文告诉记者,从31日晚8时到1月1日中午12时,人民网的论坛访问量突破30万人次,是平时的2.5倍;登记在线人数是平时的3倍;帖子数量多达8000多个,空前火爆。
  电子贺卡成时尚
  逢年过节,送贺卡是都市人情消费的一大内容。但是,今年“精美贺卡”的日子并不美。记者近日在京城几家商场和邮局看到,虽然贺卡的装帧和图案十分可爱,价格也与去年相当,但过往驻足的人却寥寥无几。据介绍,除了一些单位批量购买外,今年的买者多是中小学生,且人数比去年有很大下降。
  问身边的人如何互致问候,不少人都说送电子贺卡。1月1日上午10时,记者来到北京大学南门旁边的飞宇网吧,看到500台电脑面前座无虚席,约有30%的人在发电子贺卡。北京大学计算机系的周斌选择的电子贺卡图案很美,是一片随风摇曳的火红枫叶。周斌输入了他在加拿大的朋友的E—MAIL地址,点击发送键,几秒钟之内贺卡就发送到了指定地点。
  据国内最大的中文贺卡网站——“卡秀”网站工作人员介绍,从12月25日到1月1日,该网站日发卡数量高达50万张,相当于平时的5倍;最多的一天发出了90万张电子贺卡,创下了历史纪录。(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