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干部的“行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7-12
第12版(大地·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干部的“行头”
彭友茂
  “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命。要全面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建设。”这是江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的。显然,干部生活作风,不是一个小问题。由此,我想到了干部的“行头”。
  我之所以对干部的“行头”感兴趣,是因为最近看到干部队伍中的一些栽跟头者,竟是让自己的“行头”举报、出卖了。河南省滑县原县委书记王新康就是这么一个。据说,王新康过去连一件好一点的汗衫都舍不得买,随着地位的升迁,他身上穿的戴的,就动辄成千上万元。由于前后判若两人,人们从其“行头”上发现了王新康腐败的征兆。比起沈阳市原市长慕绥新来,王新康又是小巫了。看看慕绥新1998年那身“行头”吧:衬衫、领带、西服、皮带、鞋……全是世界名牌。粗算起来,少说也得值个几万元。而让慕绥新意想不到的是,当时他穿戴光鲜,本意是邀请香港记者采访他的政绩的,可一位记者慧眼独具,冲着慕市长那身阔佬般的“行头”,用春秋笔法,写了篇文章登在报纸上,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慕大人脱不了腐败的干系。果不其然。最近有消息证实他已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
  王新康和慕绥新都是从“行头”上露出了麒麟皮下的马脚,为当前反腐倡廉提供了一个新视点。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十年来,人们的生活,正像有人用一句歇后语概括的那样,是“吃着甘蔗上山———步步高来节节甜”。“吃讲营养,穿讲漂亮”,渐成时尚。只要人们经营有方,勤劳致富,钱来路正,吃得好一点,穿得靓一点,都在情理之中。在这种背景下,当干部的,生活上水平,穿戴上档次,也在情理之中。但凡事有个度,有的人一说“吃讲营养”,马上就想到山珍海味;一说“穿讲漂亮”,便非名牌不穿,那就过头了。
  如果王新康和慕绥新是发家有术经营有方的个体、私企老板,是走鸿运撞上大运顷刻间获得百万元巨奖的彩民,他们财大气粗,穿戴光鲜便光鲜,出点格就出点格,虽不在提倡之列,却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问题。可王新康和慕绥新,一个是县委书记,一个是市长,作为人民的公仆,为人民服务是职责是本分,不光不能贪图安逸追求享乐,按实际收入讲,也没有“资本”去追求———一月工资不就那么多,摆谱显派,哪来的钱?支出远大于收入,不吃“夜草”能“肥”吗?
  王新康和慕绥新的问题,当然不仅仅是“行头”奢华的问题,“行头”只是他们腐败的表面现象,反映出他们精神的空虚和思想的霉变。今年初,江泽民同志在中纪委第四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告诫全党同志尤其是领导干部,要“正确理解和执行党的富民政策,千方百计地帮助群众特别是贫困地区的群众富裕起来,自己该带头吃苦,甘于奉献,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绝不能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自己和家庭成员谋取私利的手段”。在“七一”讲话中,他再一次强调干部要“坚持清正廉洁,一身正气”。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惟愿那些“工作上用低标准要求,生活上向高标准看齐”的人们,牢记江总书记的谆谆告诫,当好人民公仆,别总惦记自己的“行头”之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