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1-04
第9版(理论)
专栏:工作研究

  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楼国华
  县域经济是指在县域范围内以城镇为中心、农村为基础,由各种经济成分有机构成的一种区域性经济。它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部分,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部,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连接点。县域经济持续发展是大区域以至全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认真研究县域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并从实际出发,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要任务。
  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县域经济空前活跃,在满足城乡人民生活需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中一些深层次问题也日益显现。主要表现在:其一,产业结构不合理。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县域经济结构单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色彩浓厚。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大力兴办乡镇企业和发展效益农业,县域经济结构有了较大的改善。但目前其经济结构仍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在工业上,不少地方还是以生产原材料和半成品为主,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工业附加值低,而且各区域间产品趋同现象严重,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此外,由于资金短缺等原因,农业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推广体系尚未形成,低质农产品积压,卖难现象时有发生。第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比重过低,难以满足社会需求。其二,基础设施滞后。交通、通信、能源的现代化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基础,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而县域处在城市的边缘或远离城市,不少还在山区,通信的普及率、道路的畅通率、能源的利用率都不高。基础设施条件差,使县域的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难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其三,人才和技术短缺,生产技术配套能力差。由于县域的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科技基础差,不能为科技人员提供优越的研究条件,难以吸引人才,也导致了科技创新难,经济发展缺少科技依托。一些新产品、新技术开发成功以后,由于缺乏相关的生产技术配套支持而没能迅速形成生产力。此外,由于县域经济中的大多数企业都是近年来创办的,技术基础差,彼此之间的关联度低,小而全现象严重,因而难以形成协作能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整体经济的发展。
  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对策。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今后十年经济翻番的奋斗目标,并提出了提高我国农业、工业、服务业水平和效益,特别是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任务。这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给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遇。我们要解放思想,总结经验,扬长避短,努力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从当前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看,应抓好以下几个重点:
  第一,抓好产业结构调整。首先,搞好产业之间的调整。传统的县域经济农业比重大,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小,因此要在保证农业生产的前提下,适当发展第二、三产业,加快工业化进程。其次,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从农业产业内部种植业结构调整入手,适应市场要求,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从根本上解决卖难问题。通过稳定面积,提高单产,优化品质,稳定提高粮食生产水平;积极发展畜牧水产业,优化农业内部的产业结构,从而提高农业的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县域经济中不少企业是围绕本地资源兴办的,初级产品比重大,产品附加值低,因此要紧紧依靠科技,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提高乡镇企业的创新能力。
  第二,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问题特别是交通、通信、能源问题不解决好,县域经济就很难实现跨越式发展。要加强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建设,同时积极创造条件降低通信、能源产品的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广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技术,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克服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基础设施薄弱这一瓶颈,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发展。
  第三,抓好教育和科技的发展。要抓好基础教育,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水平;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创造优越条件,吸纳人才;引进国内外的适用先进技术,大力改造传统产业。
  第四,抓好开放型经济发展。计划经济给县域经济带来的弊端之一就是外向度低。改革开放以来,这种状况已有了较大的改变。但就大多数县域来说,外向型经济的基础还十分薄弱。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产品档次低、质量差、市场信息不灵、外贸人才缺乏等。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及我国即将加入WTO,使县域经济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只有认真研究县域经济发展规律,加速县域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我们才能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利用国内、国际市场来发展自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