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文化下乡送建结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1-04
第12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文化漫笔

  文化下乡送建结合
  文成国
  送文化下乡,不能“一送了之”、“一乐了之”,必须坚持“送建”结合,切实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文化队伍建设和文化品牌建设,大力增强乡村文化的造血功能,促进农村文化繁荣。
  多年来,宜昌市坚持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在保持传统作风深入开展文化下乡的同时,结合时代发展的需要融入新思路、新举措,实施“送”、“建”结合的方针,与农村文化品牌建设结合,激活了乡村文化的基本细胞,增强了乡村文化的自身造血功能。
  一是发展三峡文化品牌。文化工作者送文化到三峡地区,被宏伟的三峡工程所折服,被三峡人民顾全大局、支援国家建设的高尚精神所震撼,从而以三峡为题材创作了二十多件文艺作品,热情讴歌了人民群众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伟大壮举,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其中《雀尕飞》、《三峡的孩子爱三峡》、《家在三峡》、《三峡移民第一村》等作品,相继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这些作品,通过媒体广为宣传,通过专业和业余文艺工作者在三峡地区反复演出,广为传唱,既打出了三峡文化品牌,又推进了三峡地区的文化繁荣。
  二是利用山区文化品牌。宜昌山区文化沉积厚重,底蕴丰富,开发价值大。在文化下乡过程中,山区丰富的风土人情和民间文化,山里人的纯朴执著的真情,豪爽大度的秉性,深深吸引了广大文化工作者。近几年,宜昌地域文学蓬勃崛起,全市创作出的以山区独特的风俗民情为题材的文学艺术专著每年均在二十部以上,散文集《鄂西风情录》、诗集《鄂西倒影》获首届“湖北文学奖”。舞台艺术方面,有《山娃子》等一批作品获全国性大奖。文化工作者又把这些作品通过艺术表演送回山区,山里的事吸引山里的人,深受山区群众喜爱。
  三是挖掘民族文化品牌。宜昌有两个土家族自治县,大有可为的民族生活为文化工作者提供了一显身手的舞台。他们在送文化下乡过程中,饱吮民族文化甘露,创作源泉不断。当地创作的一些文艺作品既保留了民族风情,又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得到提高升华,在土家山区广泛演出和传唱,使民族文化进一步繁荣,土家民族文化品牌得以确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