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大海一样的深情——记“子弟兵的好妈妈”刘维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1-07
第3版(综合新闻)
专栏:

  大海一样的深情
——记“子弟兵的好妈妈”刘维灿
新华社记者梅世雄新华社通讯员柳亚南本报记者翟启运
  刘维灿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等十几个国家级荣誉称号的获得者。走进这位古稀老人的办公室,挂在屋里最显眼位置的是一块烫金横匾,上面“子弟兵的好妈妈”七个大字格外醒目。
  这块烫金横匾是驻守角屿、大嶝、小嶝“英雄三岛”的全体官兵赠送给刘维灿的,在所有荣誉称号中,老人把它看得最重。
  1986年8月1日,时任厦门华美卷烟有限公司董事长的刘维灿,参加拥军活动来到了角屿岛。
  “那一次,强台风持续了半个月,运输线被迫中断,我们一个星期没有洗脸、刷牙,吃了十几天的咸菜,咽了4天干粮,不少人嗓子咯出了血……”尽管战士们谈起生活中的困难,语气是那样的轻松,可刘维灿的心情却一下子沉重起来。
  “岛上没有居民,没有淡水,没有电,一切生活用品都靠大陆定期补给。战士们的生活太苦了。”一连几天,刘维灿都在想着为守岛战士干点什么。
  一个星期后,刘维灿带领30多名公司员工再次上岛,为官兵们送上浴巾、汗衫,以及大冰箱和配套的小型发电机。
  从此,刘维灿便和守岛战士们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年的元旦、春节、五一、八一、中秋、十一都是刘维灿的例行上岛日。最多的一年,她竟上岛11次,那张随身携带的潮汐表早已被磨卷了角。
  上岛次数多了,刘维灿对守岛官兵的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守岛官兵饮用淡水的问题,像是一块巨石压在刘维灿的心头。
  正在刘维灿犯愁的时候,厦门市政府作出决定,为角屿岛守岛部队建造一艘专用送水船,从根本上解决官兵们饮用淡水问题。刘维灿闻讯后,立即为造船捐款5万元。1992年,这艘被命名为“团结号”的送水船正式下水,担当起为守岛官兵送水的任务。
  角屿岛路难行。1991年,她捐资修了一条300多米长、2米多宽的环岛水泥路。为了表达对刘维灿和华美人的敬意,官兵们把这条路命名为“华美路”。
  守岛官兵的生活困难解决得差不多了,刘维灿又把目光盯在了帮助战士们成才上。从1997年开始,她先后帮助角屿、大嶝、小嶝“英雄三岛”守岛部队创建了育才学校,一茬茬的战士在育才学校拿到了中专和高中毕业证书。
  刘维灿把博大的母爱给了战士们,战士们也把她视为最亲的人。采访中,老人怀着激动的心情,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件往事:“1998年元旦,我像往常一样,登上角屿岛,去看望可爱的孩子们。刚进营区,突然,‘刘奶奶来了’、‘刘奶奶来了’的呼喊声响成一片。过了一会儿,我才明白,我已经从‘妈妈’升级为‘奶奶’了。活在战士们心中,我此生足矣!”此时,老人那饱经风霜的脸颊,溢满了舒心的笑容。
  1973年,刘维灿担任了厦门卷烟厂党总支书记。她带领职工艰苦奋斗,使这家老企业很快走出困境。改革开放后,工厂与美国雷诺士公司合作,创办了我国烟草行业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厦门华美卷烟有限公司。
  企业发展了,刘维灿爱国拥军的热情更加高涨了。她带头组建了厦门三资企业民兵应急分队,为民兵添置了摩托车、手机等现代化交通、通讯设备。
  刘维灿常对公司员工说:“在公司上岗光荣,当兵尽义务更光荣。”公司规定:员工应征入伍,每月的基本工资照发,并享受特殊津贴,服役期间立功受奖者,给予重奖。
  1997年秋,刘维灿进京参加“共和国不会忘记——老英模相聚在北京”系列活动,通过寻找、慰问、宣传那些为共和国的诞生建立过功勋的老红军、老英模,很快在全国掀起了学习英模的热潮。在这次活动的座谈会上,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握着刘维灿的手说:“你为军队做了许多好事,我们感谢你!”作为“全国十大扶贫状元”的刘维灿,曾先后筹资创办了8期中国扶贫基金会厦门培训班。每期培训班,她都要陪着这些来自中西部地区的县委书记、县长们登上“英雄三岛”,慰问守岛官兵。他们把一片爱心留在了海岛,也把爱国拥军的思想带回了家乡。作为集众多荣誉于一身的老模范,刘维灿得到过无数的鲜花和掌声。然而,老人最大愿望是能够看到有更多的人投身到爱国拥军的热潮中来。“军队是保卫国家的长城。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哪有咱老百姓的好日子?所以,爱国就必须爱军队、爱战士!”这朴实无华的话语,道出了这位爱国拥军模范的心声,也是对她数十年如一日,对子弟兵那大海一样深情的最好诠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