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世纪交替,万象更新。记录历史,抒写时代,与世纪同行的文学,该有什么新境况、新变化——新世纪:文学还好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1-07
第4版(大地·评论)
专栏:世纪随想

  □世纪交替,万象更新。记录历史,抒写时代,与世纪同行的文学,该有什么新境况、新变化——
  新世纪:文学还好吗?
  雷达
  新世纪已经来了,满耳都是吉祥祝福的话。然而说到文学,尽管我们依旧充满信心,但却也不敢抱盲目的乐观态度:文学的历史从来就不是进化的历史,而是变化的历史,并非科技文明越发达,文学的成就一定越伟大,马克思主义的“不平衡说”早有断言。新的世纪,需要清醒面对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也许比较容易想到的是,以语言文字和书本方式存在的文学,将会遇到较前更为广泛的挑战。有些挑战通过作家自身的调节可以应对,有些情况却是江河日下般的无力挽还。现在人们谈论最多的,还是在现代传媒高度发达的情势下,文学生存空间日益缩小的问题。有人甚至激愤地说,即使作家们的产品全是精品,也休想占据大众文化市场的主流地位。这倒是确实的:电视,电脑,音像,网络,光缆,全球通等等电子文化的产品,把原本属于语言文字的空间给瓜分掉了许多,而且使得时间缩短了,距离缩短了,曾被认为广袤无垠的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了。因为图像化和数字化的东西具有直观性,传递信息迅速,更易于被人接受。现在地球上发生的每一件要闻,在它刚发生或正发生间,即可被全球的各个角落同时知道。在今天,生活是以加速度的方式演进着,我们睁大了眼睛,还是把握不住身边世界的瞬息万变。对于繁忙的现代读者来说,他们更愿意接受轻松有趣的东西。于是我们不能不忧虑:那一部部大厚本的长篇小说,那一本本追求深度和叙事迷宫的作品,在新世纪还能争取到几多读者坐下来静静地品读?我们神圣而传统的写作方式正在日甚一日地受到冷遇。
  不过,这里所说的只能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学。万事万物总是不变中有变,变中又有所不变。应当看到,文字和由文字组成的文学,其本身也在扩大和变异,决不能说只有印在书刊上的作品才叫文学,通过其它媒介来表现的文学就不叫文学。古代的口头文学可以尊为文学,当今的网络文学不也是文学吗?更重要的是,文学乃是一种艺术精神,它不会随着物质外壳的过时而过时,它完全可以在最先锋的传媒中延展自己的活力。何况,就我们的母语写作来说,它的生命力毕竟还是强韧的。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汉语的特性及其优势。记得鲁迅先生就说过大意如此的话:墨写的文字不如血写的事实,但是反过来,墨写的文字又比血写的事实更久长。不管各种媒体多么迅捷,不管其它艺术多么风靡,似乎都代替不了文学特有的价值。这是因为,语言是一种最自由最灵活的媒介,它可以上穷碧落下黄泉地描绘一切真实或虚幻的情景,词与词的组合具有无边的传达和表意能力,作为一种符号,它对感性材料的依赖最小,而其功能又最大,“它能够表现和装点任何可出自或进入人们想象中的内容”。(黑格尔)我们尽可以放心,图像化和数字化再方便再好看,也取消不了文学,作家不会失业,任何时候都有相对稳定的一部分人需要捧起可供咀嚼、回味、想象和沉醉的文学作品。
  其实,重要的问题并不在于以文字符号和书本形式存在的文学能否存在多久,而是在于,陈旧的、与时代脱节的表达使人昏昏欲睡,而面对新世纪的读者,迫切需要思索的是,他们到底需要什么?我们能够创造出契合于新的生活节奏,新的精神需求和新的审美心理的多样而新颖的艺术作品吗?
  在这个重大的问题上,我与周政保反复强调的“卷入现实——当代文学的唯一选择”的观点较为接近。也许我说得有点严重了,“当代性”的缺失是当今文学的最大匮乏所在。这里所说的“当代性”,并不是说作品中没有现实生活的内容,事实上不少作品反映生活是很“贴近”的,而是说,创作主体的缺乏当代精神。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创作主体的思想参照系太低,导致了不能提升作品的思想艺术境界,往往对生活作就事论事的低层次处理,而有些评论却把这类作品当作体现了时代精神高度的标本来褒扬,以致造成某些作者的迷失。二是创作主体对当下的社会生活缺乏深切的感性体察和生命体验,有时处身在生活中却无视生活。这往往表现在某些名家身上,他们追求形而上,追求深沉,这都不错,问题是往往忽视了对世纪之交急遽变化的生活的新鲜感性地提取,他们对当代生活其实很隔膜。有时过多的形式和过于膨胀的观念帮了倒忙。比如,读者不是早在抱怨文学中诗意的失落现象吗?其实诗意就在生活中,当今多元丰富的现实,会激发多少新的情感,会形成多少新的感性的积累啊,可我们又发现了多少?
  当然,最根本的,还是我们能否如马克思所说的,善于“研究在历史中变化了的人性”。现在我们谈高科技和市场对文学的影响,大多停留在关于文学的生存格局的外部环境的思考上,还很少深入研究高科技和市场化对人的思维方式、情感方式和道德面貌的改变。我们往往只看到物的膨胀,看不到人性的演变,尤其看不到灵魂被蚕食被改写的悲剧。在物种演化的长路上,人性的变化留给文学广大的空间。我们注意到,在二十世纪,传统瓦解的速度很快,在二十一世纪,许多传统的东西还会进一步瓦解。在我们身边,城与乡,上下级,父子,夫妇,朋友,邻里之间的关系以及一切社会关系已发生了微妙而深刻的变化,但文学表现得很不深刻。比如,这些年来,市场化、城市化的现实带来了都市文学的勃兴,出现了一些好作品,但许多作品仍然逃不出浅层次的欲望化的描写,根源则在作家思想的苍白。新的世纪,文学的重心将向都市转移。我想,这决不意味着乡土文学会消亡。乡土情结作为人类永恒的情感,将会永远存在下去。我赞同王安忆说的,农村是感性的,更富有人性,更具审美性质。如果说过去的农村题材创作,确有过分意识形态化和阶级斗争化的偏向,遮蔽了许多本真的、美丽的,富于生机的东西的话,那么在今天应以更广阔视角来抒写,写出现代人寻求生命源头和精神资源的努力。——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应该纳入新世纪文学的探索之中。
  于是,在我看来,新世纪的文学有没有动人心魄的力量,就看它能否不断发出清新而睿智的独特声音。它无疑要被数字化,复制化,标准化的汪洋大海所包围,这是原创性被消解、个性被削平的最大威胁,而艺术一旦失去了个性的表达就不再有魅力了。健全的个性,意味着人性的复归,真善美的境界。大自然的万物才是最有个性的,而机械和电子产品却是千篇一律的。社会愈是向物化发展,人就愈是需要倾听本真的、自然的、充满个性的声音,以抚慰精神,使人不致迷失本性。在这方面,正是文学大有作为的地方。
  我深信,不论世事如何变化,科技如何进步,某些最基本的规律是不会变的,例如作家与时代,作家与生活,作家与思想的关系就是。在新的世纪,愿我们的文学在属于它的空间里更自由地驰骋,更大胆地创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