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潘璠,北京,公务员——私利驱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1-09
第12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本月话题

  潘璠,北京,公务员——
  私利驱使
  我曾问过不少人,他们都整不明白天天宣扬的那么一大堆奖是怎么回事。至于各种各样的歌手、主持人、模特大赛以及愈来愈多的地方性奖事、赛事,就更让人如雾里看花,糊里糊涂,不知哪个更高哪个更低,哪个是真哪个是假。
  评奖多滥,原因是多方面的。对参赛者而言,获奖是出名并走向更大成功的途径;对主办单位来说,发奖也有不菲的经济效益;而对于赞助厂商,参与图的是广告效应,舍点本或许还有高额回报。正因为对各方都有好处,所以大家乐此不疲。不过,凡事有度,过多过滥,就难免事与愿违,以致弊大于利,甚至得不偿失。
  其弊和失在于:一是影响权威性。唯一的第一才是真正的第一。你是冠军,我得金奖;你被封王,他又被称帝。究竟谁更过硬,圈外人搞不清楚,圈内人士也未必认同,未必服气。“物以稀为贵”,多则滥,滥则跌价,奖项的含金量就要大打折扣。二是影响群众性。近些年,一些本该有更多群众参与的奖事、赛事,群众参与的程度明显下降。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频繁评奖,既会影响群众的参与热情,也难免使他们搞不清应该如何参与。三是影响公正性。仅凭某一部分人甚至是某一个圈子里的人,没有任何权威性,就确定了奖项归属,很难公正、公平、透明。少数上网男女的一厢情愿,就可以对某人封王称后;没有什么比较,就敢给这个最优那个最佳,更表明一些高规格、影响大的评奖,其权威性、群众性、公正性也在下降。
  为了繁荣文艺创作,发现和培养人才,大奖还是要评,赛事还是要搞,但一定要少而精,才能恰到好处,才能收到实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