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粮食安全不容忽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1-10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经济时评

  粮食安全不容忽视
  董建勤
  新近闭幕的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传来消息:预计2000年粮食比上年减产9%左右。
  “九五”期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持续增长,粮食在其他年份基本稳定在5000亿公斤左右,人均占有量连续达到或超过400公斤,2000年则陡然减产。缘何?
  这是消极和积极两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
  从消极因素看,首先要归于天灾。2000年我国遭受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干旱,粮食因灾减产;同时也与一些地方片面调减粮食面积、放松对粮食生产的指导相关联,全国粮食面积减少9000万亩。此外,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的政策在部分地方没有全面落实,直接影响了农民的种粮收入和积极性。
  从积极因素看,农业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一些地方主动调减了低品质无市场的品种,发展起产量相对不高的优质专用粮,全国优质稻扩大了370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专用玉米分别扩大了2900万亩、1700万亩;受西部大开发及生态环境建设中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的影响,一些中西部省份调减了相关粮食面积。
  总体来看,现阶段,由于库存比较充裕,我国粮食总量仍能满足市场需求;但从中长期看,我国人口增长、耕地减少、水资源紧缺的趋势不可逆转,确保粮食安全不容忽视!
  解决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我国粮食生产能力还没有根本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如果不断盲目调减面积,供给就会出问题;一旦出了问题,几年缓不过劲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就无从谈起,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也会落空。
  因此,必须按照中央的要求,切实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建立并完善包括生产、流通、储备和进出口调节等多方面内容的国家粮食安全体系。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看,关键要抓好三方面工作:
——巩固粮食生产的基础。主要是保护好耕地和水资源,建设一批高标准的旱涝保收基本农田,加强优质高产粮食品种的培育和配套生产技术的攻关;
——建设稳定的商品粮基地。要按照发挥区域优势的原则,重点抓好主产区的粮食生产,把主产区建成稳定的商品粮基地;
——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当前的突出问题是落实好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的政策,实行优质优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