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献给新世纪的厚礼——“神舟二号”无人飞船发射现场速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1-10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献给新世纪的厚礼
  ——“神舟二号”无人飞船发射现场速写
  新华社记者奚启新田兆运本报记者杨明方
  1月10日凌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黑幕笼罩着戈壁滩,只有载人航天发射场亮如白昼。高100多米的飞船发射塔架,环抱着“长征二号F”捆绑式大推力运载火箭,就像一尊巨型礼炮,遥望苍穹。火箭顶部是“神舟二号”飞船。飞船两侧,两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探照灯的照射下分外夺目。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我国载人航天事业起步的见证。1999年11月20日,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一号”从这里起飞遨游太空,掀开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飞行试验史上的第一页。在这片土地上,中华民族实现了走向太空的一次又一次壮美腾飞。
  今天,中国航天又将在这里鸣响新世纪第一声礼炮。
为了这辉煌的瞬间,中国航天人进行了一年的精心准备。
尽管即将升空的“神舟二号”没有航天员,但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飞船顶端的逃逸系统,就是针对载人飞船的要求专门设置的,在发生意外的情况下,它将是航天员生命的“保护神”。
  “神舟二号”无人飞船上搭载的动物和微生物细胞组织实验样本,将随同“神舟二号”遨游太空,接受微重力状态下的空间生命科学实验。在发射现场,一位专家告诉记者,这一系列空间科学试验,是我国首次在自己研制并发射的飞船上进行多学科、大规模和前沿性的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
  时至子夜,气温降至零下13摄氏度。在“三九”严寒季节发射航天器,这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中心采取了一系列防寒措施,并专门研制成功了自动升降温系统,保证推进剂的储存和加注合乎规定的温度要求。
  “30分钟准备!”一颗绿色信号弹划破夜空。“3分钟准备!”“1分钟准备!”发射场上一片寂静,空气仿佛已经凝固。“10、9、8、7、6、5、4、3、2、1,点火!”指挥员的口令刚落,发射场上响起一阵惊天雷鸣。霎时间,大地震颤,烈火喷射,火箭腾空而起,箭船直上云天。这时,时针指向北京时间1月10日1时零分。
  火箭在飞行。指挥大厅的大型屏幕上,红色的实际飞行轨迹和绿色的理论飞行轨迹正确地重叠在一起。
  火箭向太平洋飞去。“远望号发现目标!”全场顿时兴奋起来,1时10分,火箭与飞船分离,飞船正确进入预定轨道,开始了遨游太空之旅。
  成功了!这是中国航天新世纪献给祖国母亲的一份厚礼。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