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澳大利亚走向何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1-11
第3版(国际)
专栏:新闻分析

  澳大利亚走向何方
本报驻澳大利亚记者李学江
布什当选美国总统的消息传来,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总理霍华德发去特别热情的贺电,接着就有消息说,澳联邦政府有意与美国签署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消息源自澳驻美大使麦克尔·索利,由于索利是前总理内阁部外事司司长,霍华德总理个人的外交顾问,因此他的主张立即在澳引起高度关注,并引发了一场外交方向的大辩论。
索利和支持者们列举了同美国这个世界最大的经济体绑在一起的种种好处:如澳产品更易进入这个最大的市场,能吸来更多的美国投资,引入更先进的美国技术等;但包括前总理弗雷泽,前外交部秘书长哈里斯等在内的反对者立即撰文警告说,这绝不是一个单纯的经贸问题,而是个战略问题。一方面,这样的双边协定必定是排它性和歧视性的,会加重东亚各邻国对澳的反感情绪;另一方面,正如前总理弗雷泽所指出的那样,一旦同美国在经贸上再绑到一起,澳就会成为美国的人质,当美国要求将澳松树谷卫星中继站纳入它的NMD时,澳便失去了拒绝的可能性。他还指出,澳大利亚未融入东亚的症结,就在于人们认为澳美关系被拴得太死。
其实,澳在与美国缔结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问题上已踌躇颇久,正是出于上述担心,才首选了力争与本地区一体化和推进全球多边贸易自由化的道路。但这条道路近年来却颇多曲折,前景不明。从大范围看,贸易全球化会议在西雅图无果而终,而APEC近年的发展进程也同样令人失望。而澳近年融入本地区的努力更是历尽坎坷,先是澳争取参加亚欧首脑峰会的愿望由于马来西亚等国的反对而两度受挫;接着是东盟的10+3会议也将澳新等国排除在外;正在探讨中的东盟自由贸易区,澳大利亚也入围无望。在此种情况下,澳转而求其次,拟将重点从推进多边贸易自由化转向双边贸易自由化,并在上月澳已与新加坡开始了双边贸易自由化的谈判,现在又将与美国的贸易自由化问题提上议事日程,因而引发了这场辩论。
人们认为,布什的上台又为澳的这一打算注了一针兴奋剂,因为布什的团队传达出3点明确信息:更倾向于贸易自由化;更加依靠和忠实于盟友;在安全战略上将更注重亚太地区。这都让澳政府兴奋不已,因此布什一当选,霍华德总理便马上操起电话,表明心迹。
但舆论和有识之士立即发出警告:这一行动将与东亚邻国渐行渐远,因澳的前途在亚洲。统计数字表明,澳仅与东北亚(中日韩等国)的贸易即占其全球贸易额的40%,而与美国的贸易仅占11%。此外,获得农业地带支持的布什将很难对澳开放其农产品市场,两年前,美国就公然违反世贸组织的规则,限制澳的羊肉进口,澳对此已是无可奈何。美国的工业品如汽车等,则将大举入澳,双边自由贸易对澳来说将是失大于得。
其实某些政要对此并非不明白,不过是有意要将两国在政治安全领域的特殊关系推进到经贸领域,以全面靠牢美国这棵大树。有专家指出,澳的未来在亚洲,澳融入亚洲的努力受挫是暂时的,如果澳能借此反躬自省,放弃在本地区推行西方价值观的做法,摒除在本地区作美国“副官”的心态,改变其充当欧美过河卒的形象,是会得到邻国的谅解与接纳的。显而易见,作为一个资源颇丰富,技术较发达,并愿意尽国际义务的国家,澳大利亚的早日融入,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安全稳定无疑都是有利的。(本报堪培拉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