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还网络一片蓝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1-11
第7版(国际)
专栏:国际随笔

  还网络一片蓝天
  史宗星
  不久前,英国诺顿·罗斯律师事务所的女职员克莱莉遇上了意想不到的尴尬。本来,她想在放假期间与朋友开心地玩一玩,没料到一封电子邮件使她差点被公司解雇。虽然克莱莉最终保住了饭碗,但她却成了那几天媒体跟踪的热点,在英伦闹得沸沸扬扬。对一位年仅26岁的姑娘来说,她觉得很丢脸面。
  事情的起因是,克莱莉在上班时给男朋友发了封电子邮件,里面的话语净是些露骨的性描写。没想到,她的男朋友竟把这封邮件传给了另外几位朋友,并加了个“这是来自一位少女的绝妙恭维”的按语。收到这封邮件的朋友,又继续向外传送,最终使读到这封邮件的人群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传遍了伦敦的各个律师事务所,也传到了国外,有多达100万人阅读了这封原本只想在两人间私下消遣的电子邮件。
  事发之后,诺顿·罗斯律师事务所自然不能容忍,因为克莱莉违反了公司的纪律,也损害了公司的名声,于是深入调查,还举行了听证会。最后,公司看在克莱莉一向工作不错,认错态度还好,才同意她留任,以观后效。
  根据英国2000年10月24日生效的一项法案,即使公司炒了克莱莉的鱿鱼,克莱莉也不能有半句争辩。因为这项法案明文规定,顾主有权在不征求对方同意的情况下,利用网络技术监控员工的网上活动,包括他们上班时间浏览的网站和发送的电子邮件。据说在西方国家中,英国是迄今为止唯一对企业和个人电子邮件进行监控的国家,虽然法案本身似乎有“侵犯隐私”之嫌,在讨论和通过这项法案时争论相当激烈,但面对愈演愈烈的“滥用网络”现象,这种无奈之举也可以说是有益的探索。
  网络是高科技的产物,也是现代文明的结晶,但现在看来,它越来越像人们说的“双刃剑”,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因滥用而造成的负面影响正日益突显出来。
  网上的色情正在泛滥,说它是“公害”也不为过。据英国的一位大学教授调查,在因特网的非学术信息中,有47%与色情有关。英国的一个儿童保护组织到网上查了查,发现儿童色情网页竟多达4300多个。有些网站的内容实在不堪入目,但进入这些网站的人却越来越多,从儿童到成人,从普通百姓到政府高官。英国国防部曾搞过一次“侦察”,发现下属一个研究机构的几名高级职员经常在上班时漫游色情网站,消遣色情的时间占他们每天上网时间的70%,让人更惊讶的是,他们从网上下载了10多万张色情图片,储存在军用大型计算机中。由于网上色情隐蔽性很强,有人便无所顾忌,因而其危害也就越大。
  “网上怠工”现象,是雇主们日益感到头疼之事。员工在上班时间上网玩游戏、炒股票、看体育比赛、与网友聊天的现象正呈蔓延之势,甚至有人在网上赌博。据英国一个机构在一些企业进行的问卷调查,90%以上的员工承认自己上班时在网上干过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情。另有一项调查显示,员工花在网上的时间,仅有35%与工作有关。网络带来的高效率,就这样被“网上怠工”的员工打了折扣。
  当因特网刚诞生的时候,人们兴高采烈,觉得头顶上又多了一重蓝天。而眼下,不少人却对它有了几分忧虑,觉得这片蓝色的天空很容易遭受污染。有了这种忧虑其实也是好事,可以逼着人们想出防止污染的办法来。当然,这是一个涉及健全法律、发展监控技术和提高人类素质的系统工程,其难度可能不亚于当初因特网的发明。但不妨像英国那样,大胆地进行探索。人类有智慧创造网络,相信也会有能力还网络一片蓝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