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心祭韩文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1-05
第8版(大地·作品)
专栏:

心祭韩文公
郑荣来
  老家在韩江边,离潮州市一百余里。儿时常听文公韩愈的传说故事,后来又读其诗文,对先生崇敬备至。一直有个心愿,要去拜谒韩文公祠。四十二年前,我曾经过潮州去上海求学。那时家乡大饥,这里也是一派杂乱。因为只是路过,忙于赶车,终未能有机会,心中总觉得搁着件事。
  今年孟冬时节,我终于得到机会,专程来到潮州市。阔别四十余年的故地,沧海桑田,陵迁谷变,也真是难以辨认。特别是那基本完工的南北两段堤坝,四十多公里长,宏伟而坚固。据说这是百年不遇工程。我后来采访了详知此工程的邓祖清工程师,他告诉我,这条建于唐代的堤坝,宋以后崩过四十一次,民国时期崩过三次,都造成过严重的灾难。而此刻,我走在堤坝上俯视,韩江如同一条温顺的青龙。
  韩江古称鳄溪,又叫恶溪。韩愈在潮州施行德政,后人怀念他,将恶溪易名为韩江。韩江全长四百多公里,上起敝家乡大埔的三河坝,下至汕头。它上汇三条支流,潮州以下又分五支入海。当年潮州临海,时有鳄鱼来犯。韩刺史写《祭鳄鱼文》,如讨贼檄文,义正辞严,如最后通牒,咄咄逼人,又软硬兼施,终于吓退鳄患。虽有附会之嫌,但鳄鱼之患,却不会有假。北堤中段有个祭鳄旧址,新修“祭鳄台”和“鳄渡秋风”亭,亭中有块碑,刻着韩愈写的《祭鳄鱼文》,读之仍觉文采斐然。如今,鳄鱼已去,斯文却成不朽!
  韩文公祠位在韩山西麓,倚山临水,周围林木葱茏。韩山原名笔架山,也是因文公而改姓韩。祠中端坐着文公塑像,墙上挂着许多牌匾,歌功颂德。先生座前有香炉一盆,有烟火缭绕。我没有烧香,而在心祭。面对“百世师”、“百代文宗”、“名以文传”和“今古同仰”等赞词,我不但赞同,而且生发出一些感慨。
  先生才高八斗,文盖天下,志美行厉,德厚流光,竟是一生坎坷,很不顺利。因谏迎佛骨而得罪唐皇,被贬官潮阳做刺史。但先生志存高远,心系百姓。“夕贬潮阳路八千”,他一到潮州,便询民疾苦,关心农桑,继而驱除鳄害,修堤筑防,赎放奴隶。他还捐出自己的积蓄,相当于八个月的薪俸,用来延师兴学。他勤政廉政,可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但好人也总是难得顺利。
  先生在潮州任职只有八个月,任期虽短,却流芳千古。他是文章伟人,又是官场清官,如此双料圣贤,古来并不多见。都说“仁者寿”,可惜他才活到五十六岁。他其实也是抱着虚弱之躯,勉力为民效力的呀!他自己在《祭十二郎文》中,就无奈地说过,他年未四十,就视茫茫,发苍苍,齿牙动摇。而他到潮州时已五十一岁!他死后被追赠礼部尚书,终于承认了他的品格和人才的出色。
  先生治潮,抱负甚高,只是时间太短,壮志未酬。即如治水,短短八个月,也是难有大作为。况韩江水量大,水患频仍。时有洪水肆虐,淹没农田,危害百姓。有个牌匾称他:“功不在禹下”,其实也是过誉了。他是有雄心的,无奈不久又调任了。
  立于韩文公祠前,远看韩湘子桥下韩江水,想到它在雨季泛滥时的恣肆,我又仿佛同时感到了先生的豪情与无奈。但我得知一个信息,让我感到振奋:那里将要搞一个水坝,叫韩江供水工程,解决潮州、汕头和揭阳三市的食用、工业和农田灌溉用水。联想到韩江上游、敝家乡已开始运作多时的大水库工程,也是治韩工程之一,我不禁为韩先生感到高兴。今日韩江人,正在完成先生未完之业,圆先生未圆之梦。他们将是真正的“功不在禹下”之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