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9阅读
  • 0回复

威海:生生不息“双拥”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1-21
第1版(要闻)
专栏:

  威海:生生不息“双拥”潮
  陈万军 赵常信 徐锋 刘建林
  犹如一只鼓满劲风的风帆,威海——这座饱经沧桑的海滨小城,如今已成为我国北方最具活力与特色的城市之一:国家优秀园林城、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城市……然而,在250万威海人的心目中,还有一项令他们自豪的荣誉:全国双拥模范城。1992年至今,威海先后3次荣获这一称号。
  春节前夕,记者踏着第一场瑞雪走进威海,处处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双拥”氛围。
  (一)
  2001年8月1日,威海市汇通汽车出租
  车公司的155辆出租汽车,挂上了醒目的“拥军车”红色标牌。从这一天起,现役军人在威海市区内乘坐“拥军出租车”一律免费。
  这项由拾金不昧的“好的姐”罗福娟等十名出租车司机倡议发起的拥军行动,得到了公司上下的积极响应。公司经理朱晓东宣布:“我们这一拥军行动是自愿的,任何时候都可以退出。”但5个多月过去了,300多名司机没有一个提出退出“拥军车”行列。
  在威海,像“拥军车队”这样的城市文明景观与“双拥”景观处处可见。仅是一条“拥军航线”,威海人就维系了整整42年。苏山岛,这是一个距海岸6.8海里的无居民、无淡水、无电力、无轮渡的小岛。1960年部队进驻后,人和镇院夼村的渔民们主动开辟了“拥军航线”,义务接送官兵上下岛并帮助运送物资。从当年的手摇橹到今天的机动船,渔民们风里浪里42个春秋,接送官兵和家属7万多人次,总航程相当于绕地球4周多。
  花园城市威海处处鲜花绽放,最多彩最艳丽最具生命力的,是军民共同培育浇灌的“双拥”文明之花。
  1991年1月的一个下午,黄海海面骤起9级大风,15条小渔船突遭厄运,60名渔民的生命危在旦夕。滔天恶浪阻止不住疾驰而来的海军两艘救援快艇。数九寒冬,海水一打到甲板上便结成了冰,官兵们站不稳就趴在甲板上瞭望海上目标,三天三夜,官兵们终于在离海岸100多海里的海面上找到了最后一条小船,遇险渔民全部获救。
  文登马家庄附近有一个只有一名战士的通信电缆增音站。这位名叫刘国富的士官,成了村里的“编外支书”,移风易俗,调解纠纷,帮助乡亲们发家致富,刘国富都看作是自己分内的事。村民王文全高位截瘫,刘国富像亲兄弟一样,常年给他洗澡、理发、换衣服。进驻马家庄14年,刘国富的行动成了这方百姓的一面镜子,这个村连续十多年没有发生过违法乱纪现象,成为威海市远近闻名的“文明村”。(二)
记者从军地双方了解到了这样两组数字:威海市自1987年成为地级市以来,国民生产总值一直以年均19.8%的高速增长,早在6年前,全市总体上达到了小康生活水平。与此同时,驻军部队战斗力建设连年出现新的增长点,涌现出500多名精武标兵、80多个军事训练先进单位……
市委书记孙守璞说:“部队战斗力的不断提高,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保障,生产力与战斗力必须同步发展。”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双赢”理念,威海人像发展生产力一样支持驻地部队的战斗力建设:威海军分区某部多年来一直没有固定的射击训练靶场,市政府调集工程机械和120多人组成的工程队,连续奋战80多个昼夜,建成了占地30多亩的标准化靶场;空军某雷达团要在市域内一山顶建雷达站。事前,市电业局已先期投资100多万元在这座山头建成了一座用以维护全市电网安全运行的电网中继站。电业局忍痛将中继站拆除,重新选地新建。近10年来,全市先后实施了支持部队战斗力建设“十大工程”:科技拥军工程使驻军建制连队全部用上了电脑;安居工程使11个驻军单位住进了新营房;菜篮子工程使所有驻军全部吃上反季节蔬菜……
甲午海战,北洋水师葬身大海,作为渤海门户的威海饱尝了有海无防的苦难。今天,心系海防建设,情注海防建设,服从服务海防建设,已成为威海人的自觉行动。
巩固的海防,渗透着威海百姓半个世纪的关爱;美丽的城市,融进了威海驻军的无处不在的真情。今天的威海新图上有一条醒目的东西主干道——育华路,这条市中心通向海滨的道路是贯通海军某部营区建成的。市政部门做出这一规划时,曾担心部队难以接受。没想到,部队上级很快做出了支持市区改造的批复,海军某部忍痛拆掉了3200多平方米的营房,还承担了清除一条1000米长、20多米宽通道障碍的任务。
随着威海市走向世界步伐的加快,昔日狭窄的威海港航道已经无法满足过往船只的需要。海军某部两次主动让出港内50多亩海域,支援港区建设。刘公岛上的水师学堂、机修所、屯煤所等,是北洋水师驻泊的遗址,长期以来由部队管理、保护和驻用。为支持地方旅游业的发展,部队主动将9栋房屋和1.8万多平方米的营院全部交给地方。
在威海城乡,到处活跃着驻军部队的爱民服务队。由威海军分区组织的2000多个富民工程科技攻关小组,承担了包括4个国家海洋“863”科研项目在内的500多个课题,帮助全市350多个帮扶对象走上了致富道路。
(三)
革命战争年代,12万威海儿女从军参战,60多万民工支前,2.8万多名优秀儿女为国捐躯。早在1944年,文登县就被胶东军区授予“拥军优属模范县”称号;1981年,文登宋家庄村成为全国“军民共建第一村”。如今,这股拥军浪潮与时俱进、与日俱增。
家住威海市环翠区的王秀英老大妈,从17岁开始就为子弟兵做鞋垫,至今已整整坚持了63年。今年已80岁高龄的王大妈,双目近乎失明,双手颤抖得厉害,可不管别人怎么劝阻,她就是不肯丢下手中的针和线。她说:“我一天不闭眼,就丢不下这些当兵的孩子们。”
张村镇姜家疃村的一座山头上,驻扎着海军某仓库的几十名官兵,山下住着农民郭竹贤一家。1994年,靠种植果树富裕起来的郭大爷拿出5000多元购买了一辆三轮摩托车,官兵们探亲,老人开车送;家属来队,老人开车接。每个星期郭大爷都开着这辆拥军“专车”为官兵们买菜、送信、代购生活日用品。仓库领导过意不去,多次提出给他点报酬。老人急了:“想赚钱,我就不买这辆车了。”次年春,家里安上程控电话的当天,老人首先把号码告诉了山上的官兵。从此,郭大爷又成了官兵们的义务通讯员。
在威海城乡,谁也说不清有多少像王秀英、郭竹贤这样多少年如一日的拥军个人。仅近十年来,威海市受到全国、山东省和军队表彰的拥军先进集体、个人达50多个。在威海采访的日子里,一个“模范拥军家庭”的故事深深地震撼着我们——
1997年,在海军南海舰队服役的海军战士潘传京患尿毒症住进了医院。小潘的父亲潘文海闻讯后,千里迢迢赶到部队。老人找到部队领导,恳切地提出:“我送儿子到部队是为国家尽义务的,现在他得了绝症,拖累了你们。我把儿子接回家,也好减轻部队的负担。”这位深明大义而又善良厚道的农民,第二天就带着儿子踏上了返乡的路程。回到家里后,老人变卖了几乎所有的家产,背着儿子四处寻医求药。短短一年间,欠下十几万元的债务。可他始终没有向部队和地方政府提出过任何要求,没有伸手要过一分钱。潘传京的病情一天天恶化,为了挽救他的生命,老人动员小儿子为哥哥换肾。为取得儿媳妇的理解和支持,潘文海含泪劝说:“两个儿子都是我的骨肉,可传京是部队上的人,把他的病治好了,他还能再回部队为国家出力。咱家里再难也不能让部队为难。”可一笔昂贵的手术费用再次使潘文海一家陷入艰难的困境。拥军热土再谱拥军新篇。潘文海一家的拥军义举,经新闻媒体披露后,250万威海军民无不为之动容。从市长到普通百姓,从白发苍苍的老人到幼儿园的孩子,从军营到乡村,短短两天,13万元捐款送到了潘传京动手术的医院。亲和力托起一个普通军人的生命。潘传京康复出院后,潘文海老人又亲自将他送回部队……
高高耸立在刘公岛上的“北洋海军忠魂碑”,仿佛一柄高悬在人们头上的利剑。威海人说,这座碑时刻提醒着我们不忘有海无防的日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