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捧星的忧思及其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1-21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捧星的忧思及其它
仲言
近日,有家报纸刊载一则“艺人哄抬身价导演苦不堪言”的消息,说的是年终岁尾,各地电视台晚会渐多,明星们的身价直线飙升。
人们在批评某些“星”不顾民情与行规艺德漫天要价的同时,也应该反躬自省:为什么一些人要如此这般地捧星?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闲暇之余追求轻松娱乐的要求不断增强,快餐式的大众文化消费迅速发展。有人靠一首歌、一曲舞、一部电视剧,加上现代传媒的广阔覆盖,一夜间成了家喻户晓的明星。于是,频频上镜,风头尽出。这原本是世界通病,不值得大惊小怪。怪的是,一些有头有脸的人也不耐寂寞,大行“伯乐”之道,争先恐后、又捧又吹;一些“娱记”更是蜂拥而至、不甘人后,今天一个婚外恋、明天一个邂逅情,十八般武艺全用尽,迅速制造出一批忘乎所以、利令智昏的“星”来。而由于这些速成之星先天不足、后天失调,除了名利心恶性膨胀而外,其他一切全无长进。一会儿利欲熏心、漫天要价,大牌明星劲头十足;一会儿小姐阔少脾气大发、动辄晾场罢演,全不讲半点艺德;个别人甚至作出一些伤风败俗、有失国格人格的举动,其成亦速,其朽亦速。捧“星”客最终成为杀“星”手。
人们不反对艺人们依照市场法则按劳取酬。如果是纯粹意义上的商演,靠了票房赚大钱,没人眼红。奇怪的是一些人偏要慷国家之慨,哄抬市价、炒作明星。在普通的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每小时的报酬还以元角分计算的情况下,那些靠公款捧成的“星”们,岂可在数分钟的表演(甚至于假唱)中捞取数万数十万元计的巨额收入?那些动辄以数百万巨款进行毫无文化价值的一次性快餐式消费的先生们,绝不会是为了社会公益,真正的动机是什么?有没有借“捧星”敛财之嫌?
人们不反对张扬艺术的个性,因为倡导个性既是艺术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然而,丰富完美的个性本是社会发展、历史进步的产物。那些不讲社会公德、不屑行业规范、不顾职业道德的自私行为决不是艺术个性,而是对个性的扭曲和践踏。这些被捧坏惯坏了的“星”们,作为社会公众人物,带给大众的不是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而是轻浮、骄纵、浅薄和缺乏责任感、进取心的消极思想意识。对于社会的进步毫无益处,特别是对那些处在成长期的青少年来说,则有碍于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育和形成,甚至可能影响他们终生。
处在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关头,人们有理由奉劝那些热衷于追星捧角的人们,还是改弦更张,多为青少年着想,认真考虑公众人物如何发挥正面的示范效应。党的纪检和政府监察部门对那些肆意挥霍群众血汗捧星的事件似乎应该认真查查。同时也要奉劝一些如日中天的各类明星们,少一点乖张和狂妄,多一份社会良心和道德自律。我们真诚地呼吁全社会共同行动起来,把青少年崇拜的对象引向那些伟大的先哲圣贤和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民族脊梁、民族英雄们身上,多一些理性,多一些浩然正气,多一些使命感和责任心,让他们在充满关爱、温馨、理性的社会环境中健康成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