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走出国门靠科技——访中国节能投资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怀力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1-21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

  走出国门靠科技
——访中国节能投资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怀力田
本报记者 彭俊
  节能和环保,被称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加入WTO以后,如何在节能、环保领域加强国际竞争与合作?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国节能投资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怀力田。
  曾在国家计委工作、任节能局副局长的怀力田说,自1980年国家计委建立了“节能机构”及设立“重大节能专项资金”至今,已有20年的历史。20年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我国节能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国家从基本建设投资中共安排约260多亿元(含预算内投资和银行贷款),调动地方和企业投资360亿元,共建成4000多个节能项目,形成年节约4500万吨标准煤的能力。为此,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000万吨,减少粉尘排放70万吨,减少灰渣排放1200万吨,大大改进了环境状况。
我国节能工作经过多年努力,取得了初步成绩,但现有工业的现代化水平和能源效率大大低于世界发达国家。据测算,我国生产领域能源的有效利用率目前仅在30%左右,单位产值能源消费量要比发达国家高2—3倍。能源与环境问题依然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怀力田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我国节能事业也逐渐走向市场。1988年成立国家能源投资公司节能公司。1994年成立中国节能投资公司,由国家计委管理。1999年,中国节能投资公司与计委脱钩,划归中央企业工委管理。
从目前状况看,中国节能投资公司作为节能环保领域的唯一一家国家级投资公司,既要贯彻执行国家节能环保政策,又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通过不断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谈到入世以后的国际竞争,怀力田显得信心十足:随着科技进步的发展,传统的节能技术已不完全适应客观要求。中国节能投资公司一直在不断探索如何投资高科技来发展我国的节能环保产业,以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增强自身的综合经济实力,发挥在节能环保领域中的作用,“最近几年,我们在服务国内节能环保事业的同时,已经开始尝试着走出国门。而能否走出去,最终还是取决于我们的产品是否具有高科技含量,是否能和国际一流水平抗衡”。
自1995年开始,公司积极探索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相结合的“嫁接”之路,先后成立了十多个节能环保高科技企业。如与清华大学核研院合作开发的钴—60集装箱检查系统,与中科院合作在光电子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基础上合资组建的海特光电公司,与信息产业部电子十三所合资的汇能电力电子公司开发的通讯电源和DSP变频运动控制器,与北京大学合作开发太阳能光热、光电及海水淡化项目等,都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和显著的节能环保效益及经济效益,并已成为公司的主要利润增长点。公司拥有的3个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为打造高科技节能产品提供了雄厚的技术后盾。
怀力田说:“2001年,中国节能投资公司共实现销售收入24亿元,净利润1.3亿元,比去年增长25%。这其中,高科技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加入WTO以后,像中国节能投资公司这样的大型国有企业,在参与国际竞争中所面临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怀力田认为,最大的挑战不是资金,也不是人才和技术,而是我们的意识和机制。从中国节能投资公司来看,应当培养各级干部员工的竞争意识、风险意识和讲竞争规则的意识。同时,要不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对内,建立能够调动员工积极性的奖励机制;对外,建立能够符合国际惯例的经营机制。
“只有我们的意识和机制适应WTO的需要了,我们的高科技才能发挥最大的效应,我们的综合竞争力才能不断得到提高,我国的节能环保事业才能得到最快的发展。”这是怀力田从竞争的实践中得出的结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