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红岩精神”育英才——重庆开展“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受助学生教育活动纪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8-02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红岩精神”育英才
——重庆开展“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受助学生教育活动纪略
本报记者 崔佳 王淑军
  7月18日,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实施的“西部开发助学工程”的80名重庆籍受助青年学生,怀着崇敬的心情踏上了家乡这块“红岩热土”,开始了以“红岩精神”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学子们在聆听了专门为他们举行的“红岩精神报告会”之后,又来到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参观,“与先进模范人物对话”活动安排在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重庆周公馆曾家岩广场举行……
同学们说,每一次家乡的“红色之旅”都使他们感触良多,“红岩精神”的洗礼使他们获益匪浅。
  “助学”不仅要帮贫,更要助心
  “西部开发助学工程”的受助对象,都属于高等院校特困生,家庭困难使他们背上了物质和思想的沉重包袱,如何解决?“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在实施当中,各地根据实际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重庆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红岩精神”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一样,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热血青年。近年来,重庆市在实施“西部开发助学工程”过程中,充分利用独有的革命文化资源优势,通过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用“红岩精神”感染、激励受助学子,坚定他们的共产主义理想,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投身西部”的信念,形成该市实施“西部开发助学工程”的鲜明特色。
  “‘助学’不仅要帮贫,更要助心。”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翁杰明说:“‘西部开发助学工程’是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育人工程。单纯的物资资助只能解燃眉之急,要使这些成绩优秀的学子真正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德才兼备的人才,还必须对他们进行‘精神资助’。”
  以“红岩精神”为育人主线
  从2000年起,重庆市“西部开发助学工程”每年的资助款发放仪式都在歌乐山革命烈士纪念馆和重庆红岩纪念馆隆重举行。从第一批受助学生开始,重庆市每年组织社会实践活动,都在重庆周公馆曾家岩广场举行启动仪式,并安排一场“红岩魂”报告会。
  重庆市利用每年“七一”建党纪念日,对在本市就读的受助学生进行以“红岩魂”为主题的革命传统教育和时事政治教育。2001年适逢建党80周年,市委宣传部和市文明办组织学生参观了“中共中央南方局历史陈列”展览;今年“七一”,重庆市又举行了“‘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受助学生纪念江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发表一周年座谈会”,并专门请来了小说《红岩》的作者之一杨益言同志,请他向同学们以亲身经历讲述红岩英烈的事迹。
  在对受助学生进行“红岩魂”教育的过程中,重庆市不断增添富有时代特色的新内容。他们把全市当代优秀共产党人的事迹纳入其中,让学子们从身边的英模身上,体会“发扬光大红岩精神”在新时期的内涵。今年,市里请来了“黎昌和事迹报告团”的成员做专场报告,黎昌和的事迹深深打动了学子们。报告结束后,一名同学激动地跑上台去,号召同学们省下零用钱,为黎昌和同志的家属捐款,当即得到广泛响应。
  “扬红岩魂,走成才路”
  “一次终生难忘的心灵洗礼”、“扬红岩魂,走成才路”、“激情在重庆这圣地爆发”……在活动中,透过这些同学们写出的感想可以看到,“红岩精神”主题教育活动在学子们心中激起了强烈的反响。中国科技大学的重庆籍受助学生甘亚兵说:“革命先烈的事迹让我感动不已,使我体会到‘红岩精神’的精髓所在: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为国家、为人民的无私奉献。弘扬‘红岩精神’是我们新世纪大学生的神圣职责!”
  两年来,“红岩精神”教育如及时春雨,滋润着山城受助学子年轻的心,使他们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记者了解到,重庆市目前的200名“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受助生入校后学习刻苦,成绩良好,80%的同学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一半以上的同学在校担任了学生干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