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发动机”有待检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8-03
第3版(国际)
专栏:述评

“发动机”有待检修
本报驻法国记者 张祝基
  经法国和德国磋商达成一致后、再带领其他成员国去落实其合计好的行动计划,近40年来,欧洲一体化就是在这一模式下渐行渐深。法德这种紧密与和谐的合作关系,按其发挥的作用,又被称为“法德发动机”。但最近几年,法德两国却在一些事关欧洲建设的重大问题上产生分歧,以至于影响到“发动机”的正常运转。7月30日在德国东部城市什未林举行的第七十九届法德高峰会晤,对克服这些分歧还是没有实质性作为,所以“法德发动机”仍待检修。
  法德在欧洲建设问题上主要有两个分歧:一个是共同农业政策的改革,另一个是欧盟的机构改革。从上世纪60年代起实施的共同农业政策,目的是增产,手段是对农民进行补贴,结果是欧盟(原欧共体)农业生产上来了,但也耗资巨大。目前,欧盟为实行共同农业政策每年开支400亿欧元,几乎占其全年总预算的一半。法国是农业大国,得益最多,400亿欧元中的1/4补给了法国农民,因此希望该政策能长久地执行下去。德国则是欧盟预算的主要出资国,早就不愿出钱补贴法国农民了,所以极力主张改革共同农业政策。德国还提出一条理由,即2004年欧盟再次扩大,新增成员国多达10个,且大多农业比重大,如不改革共同农业政策,欧盟预算将不堪重负。而法国反对的借口是:1999年3月的柏林特别首脑会议已经决定,在2006年以前不对现行共同农业政策进行修改。至于欧盟机构改革,双方分歧集中在欧盟内的权力分配上。德国要求注重地区选举,法国强调保留民族国家;德国希望加强欧盟委员会的作用甚于政府间的合作,法国却兴趣相反。在2000年底的尼斯首脑会议上,德国以其人口在欧盟最多为由,要求在欧盟理事会表决权的分配上得到比其他成员国更多的票数,遭到法国反对,双方矛盾表面化。共同农业政策涉及欧盟的扩大,机构改革涉及欧盟的深化,在这两大方面法德都意见不一,这部“发动机”怎能正常工作?
  有人说,法德分歧始于1999年柏林特别首脑会议,引子是欧盟财政问题。事实上,自1998年10月由德国社民党和绿党联合组成的施罗德政府上台起,法德轴心就开始有所削弱。施罗德执政伊始,便着手多方调整德国外交:在保持法德轴心的同时,密切同英国的关系,从而在法德英小三角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在涉及欧盟深化和扩大的问题时,更加突出维护德国的利益。在今年6月的塞维利亚首脑会议上,法德分歧竟发展到公开暴露的程度。一位成员国外长满怀忧虑地说,“法德发动机”已成为完全流于形式的赞美词,“法德轴心”已陷于危机、不存在了,两国对欧洲前途没有共同看法,双方分歧越来越大,这是个很大的问题。
  在法德关系中,两国政治领导人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戴高乐与阿登纳完成了两国历史性和解,吉斯卡尔—德斯坦与施密特、密特朗与科尔携手接力,使“法德发动机”不但被制造出来,还在建设欧洲大厦的工地上运转良好。当年戴高乐邀阿登纳到他在科隆贝的乡间别墅首次会晤时,后者的心情是,因害怕难以被谅解而深感不安。德国的另一位总理科尔虽在二战结束时只有15岁,但也一直为国家心怀一种负罪感,他有个座右铭:先向法国三色旗鞠3个躬,再向德国国旗鞠躬。但现任总理施罗德已经不是这样了,他提出德国要消除“胆怯”和“难为情”。事过境迁,从今以后的德国领导人再也不会像阿登纳或科尔那样。在此情况下,德国对法国的忍让自然会减少,平等的计较会增多。
  在这次的高峰会议上,法德在巴以冲突和伊拉克问题上表达了一致立场,并就联合开发军事侦察卫星达成协议。为了在欧盟东扩、共同农业政策和欧盟机构改革乃至欧洲安全与防务等问题上加强协调,两国将成立4个相应的工作小组。双方还乐观地表示,有关共同农业政策的分歧可在12月哥本哈根欧盟首脑会议前消除。这种不一致中的一致,可算是当前法德关系的一个特点,表明“法德发动机”的基本面还是健康的。正如施罗德所说:“友谊并不意味着大家总是意见一致,但却意味着对解决分歧有牢固的基础。”
  明年1月23日是法德友好合作条约签订40周年,希拉克建议借机为法德关系“再次奠基”,作一次新的推动,得到了施罗德的响应。希拉克说:“法德的协调一致一直是我们共同的命运,也是对我们两国对欧洲建设应负的责任。”倘若以这一思想为指导,从当前世界格局和两国现实出发,法德会诊,共同对“发动机”作一次检修,这部机器还是会很好地运转起来的。
  (本报巴黎7月31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