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窗子里的风景——评诗集《沉重的睡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8-04
第8版(大地·评论)
专栏:

  窗子里的风景
  ——评诗集《沉重的睡眠》
  程光炜
  当我们经历了太多生活的浮华,反而会钟情于简单、朴素的事物,珍视内心深处的感受。的确,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有时候会构成一种有趣的对比,它使我们谨慎地审察、揣度和选择,把该放弃的放弃掉,把该珍藏的珍藏起来。正是在这种心境中,我读到了诗人苗强的诗。
  苗强毕业于北大,读的是美学专业的硕士学位。一场意想不到的人生灾难,使他半身瘫痪,患上了严重的失语症。他当时只有35岁,处在一生中金色的年华,命运的这个玩笑开得多少有点儿突然,有点儿过分。在辗转于病床的日子里,他通过朗读逐渐恢复了失去的记忆,而且断断续续写起了十四行诗,就是这些诗作,真实地记录了他在这一艰难过程中的心灵的感受。正如他在《沉重的睡眠·后记》中所说的:“我感谢命运,它打击了我,然后又赠予了我,我想,病人的生活方式,也许最适合于写作。”并非所有的病人都是能够成为诗人的,但是,对于苗强这样本来就长于思考、有着生命自觉的人来说,病中,确实不失为一次重新认识自己的机会。“显然,命运以一种异乎寻常的方式给了他一次机会,使他能够远离喧嚣,深入内心,把自己作为沉思的对象,从容地观察、探究、拷问,并对沉思进行反思”。(高岩:《沉重的睡眠·代序》)病房,在这特殊时刻就像一幢孤立于原野之上的房子,既隔开了过去,又隔开了外面喧嚣的世界。诗,恰好就是这房子的一扇窗子,它以一种有如天助的方式使苗强重新建立起了自己的生活。
  “我看了看窗外/一条明亮的河流/河对岸是平缓的山丘/这时我发现我坐错了火车”。类似这样的诗句,在诗集中很多。应该说,这是病中的人最容易感到的生存的虚无,但从另一角度看,它展现的又是作者一段真实的生命历程。通过对生活意义上的“时间”的分析,他发现自己“成了世界的窥视者/这给我一种奇怪的满足”,借助桑丘·潘沙寓言式的经历,他进而警觉到一种“十分危险”的人生哲学。显然,诗人所怀疑的是那些表面繁华的东西,而并不怀疑生活本身。相反,他所爱的正是生活的朴素,却拒绝故意放大生活的意义,从而把生活从我们生命中放逐出去的行为。这种谨慎、真实的态度,使这本诗集自始至终贯穿着一种沉静、自省的风格,有一种与你倾心交谈的审美的感觉。远远看去,这诗集有如窗子里面的一道似有若无的风景——在这里,与其我们是在阅读,不如说也是在阅读中与诗人一块儿沉思。是的,“写作是睡眠是睡眠的延续/在光天化日之下写作是沉痛的睡眠/睡眠的人被梦的敏感触角迷住了/应该从描述梦开始这个必然的/起点是通向现实的唯一道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