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中东形势及能源安全——第四届亚洲中东学会联合会研讨会综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8-05
第3版(国际)
专栏:

  中东形势及能源安全
——第四届亚洲中东学会联合会研讨会综述
本报记者 黄泽全 黄培昭
8月3日,亚洲中东学会联合会第四届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落下帷幕。来自中国、日本、韩国和英国的4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就东亚和中东地区的政治变革、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等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交换看法,达成广泛共识。
亚洲中东学会联合会由中、日、韩三国中东学会共同发起组成,此前已在日本、韩国召开了三届学术研讨会。作为东道主,此次会议由中国中东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亚非发展研究所联袂举行。
  与会学者认为,自上届会议至今,中东形势已发生巨大变化,一些国家顺利完成新旧政权更迭过渡,社会总体保持稳定态势,但由于中东政治、经济、民族、宗教、边界等矛盾盘根错节,加之世界强权势力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积极染指地区事务,中东的“世界热点”效应更加凸显,许多问题的解决远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简单。“9·11”事件举世震惊,巴以暴力冲突愈演愈烈,打击伊拉克的战争危险增大,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和长期性暴露无遗。在经贸领域,中东地区各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缺乏新的稳定的增长点,贸易出口单一,因此多年来经济发展滞缓,远远落后于世界经济的平均增长。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今天,中东国家普遍面临如何应对内外挑战的严峻考验。
  专家学者们还着重讨论了中、日、韩三国的共同能源安全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看法、新对策。他们认为,鉴于上述三国均为石油进口国,日本、韩国的石油和天然气进口已接近100%,中国的石油进口已占国内消费总量的28%,预计在不久的将来还要增加,因此,三国在石油来源、石油运输和石油需求方面有许多共同的利益和风险,应加强在能源供应和安全方面的对话与合作。
  与会者讨论了东北亚国家潜在的新能源供应地问题,即如何充分利用中亚里海周边国家及俄罗斯远东地区丰富的油气资源,还提出了同俄和中亚国家加强经济合作、共同建设亚洲特别是中亚和东亚地区的能源供应管道网问题。一些学者还认为中、日、韩三国应同俄罗斯建立某种远东能源供应和消费的对话机制。在讨论中,还有人提出,截至目前,中、日、韩三国能源绝大部分来自中东,而几乎所有来自中东的石油和天然气都是通过狭窄的马六甲海峡运输的,一旦这一海上通道安全受挫,后果堪虞。为此,学者们就如何化解这一隐患发表了意见,有人提出建立“第二个马六甲通道”。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