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超市卖掉了什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8-05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经济茶座

  超市卖掉了什么
阎晓明
前几天到单位附近的超市买洗发剂,选定一种正要交款,一位售货员迎了上来,“你还不如选这种,”她指着货架上的另一种产品说:“纯天然的,洗了皮肤很细。”我说:“我选的这种产品不是说很清爽吗?”她说:“嗨!清爽了对皮肤的刺激就大了。不好。”见我没理会,另一位中年女售货员过来说:“你选的那种不好,你买这种多好。”她指的是货架上的另一种。
  这种场面我遇过多次了。不久前,我去买洗发剂,也是这位中年女售货员热情地向我推荐一种产品,说是洗了头发不开叉,还说附近的大学生专门来买这种产品。这次,这种产品依旧在货架上,产品没变可是她的态度却变了。不言自明,态度的转变取决于利益的转变,对“皮肤刺激大的”,肯定对销售人员刺激不大。超市的销售人员在进行类似的推销时,是否想过一个问题:在推销商品的同时卖掉了什么?卖掉的是超市的信誉!道理很简单:商品如果真的刺激皮肤,超市为什么要销售?如果没有问题,售货员为什么要说假话?顾客如果相信售货员的话,会对超市销售的商品产生疑问;顾客如果相信商品,会对超市的售货员产生疑问。无论哪种疑问最终都是对超市的疑问,一个让人产生疑问的企业是危险的。
  作为经销商或者代理商,产品上了货架,就应该负同样的责任。从为顾客服务的角度说,应该根据顾客的需求客观地介绍产品的性能,为顾客购物提供参考,怎么能厚此薄彼,甚至贬损一方抬高一方呢?退一步,即便站在超市立场上,要追求利润最大化,我觉得这些售货员做得也过了:人家的产品上你的货架是要支付相关费用的,你不但不推销人家的商品,还阻止顾客购买,甚至说人家产品的坏话。厂商花钱买“糟蹋”岂不成了冤大头?这种做法,即便在地摊儿上也少见。
  超市的兴衰取决于它的市场定位、营销方式,取决于服务质量以及信誉度。服务质量和信誉,既包括为顾客的服务,在顾客中的信誉,也包括为厂商的服务和在厂商中的信誉,这是互相关联的整体效应。当一个顾客听到商场的售货员把一种商品说得一无是处,把另一种商品捧得锦上添花时,会是什么感觉?我的感觉是警惕!
  洗浴品“清爽了刺激皮肤”,超市不清爽了会刺激顾客。超市的管理者应该培养自己的员工这样一种意识:他们推销的产品只有一种,而且只能有一种,就是自己的超市!当然,在推销的过程中,同样切忌贬损别的超市,否则照样会刺激顾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