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地处关中平原腹地的兴平市,素称“三秦粮仓”。但近年来粮价持续走低,农民增收趋缓。在结构调整中——兴平绘出七彩农业画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8-05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经济观察

  地处关中平原腹地的兴平市,素称“三秦粮仓”。但近年来粮价持续走低,农民增收趋缓。在结构调整中——
兴平绘出七彩农业画卷
焦力
  辣蒜绘出丰收图
  陕西的兴平,不仅是旅游胜地茂陵的所在地,还是久负盛名的“辣蒜之乡”。
  早在2000年前,张骞出使西域带回“胡蒜”,在古槐里县(今兴平)“落地生根”。新中国成立后,兴平辣蒜有较快发展,但变化最大的还是这几年。
  农村土地承包,农民一家一户种起了“绺绺田”,辣蒜难以形成大产业,市场份额下降。为了使辣蒜产业重振雄风,兴平市确立了“连大片,上科技,增投资,引新品”的路子。他们从西北农业大学“引椒换品”,赴山东引“苍山蒜”,跑上海引“嘉定蒜”。几年间,全市辣蒜全部更新换代,重新成为支柱产业。现在,全市辣蒜种植10万亩,总产值2亿多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7%,最好年份还出口3000万公斤。
  兴平人抓住发展机遇,设立“绿色通道”,在西宝中线两侧,设立了50多个专业市场,拉起千人农民远销队伍。昔日名不见经传的王堡村,500户农民走上辣蒜生产、加工、贩销专业化经营路子,全年吞吐量高达90万吨。尽管价格时有起落,但农民还是充满自信地说:“我们的辣蒜不愁卖。”目前,全市辣蒜储存和加工企业发展到150多家,年储存加工600万公斤,初步实现了“淡季不淡,旺季不烂”。
  玉米做出好文章
  在清代,兴平出了一位著名农学家——杨双山。他笔耕十三载编写《豳风广义》三卷书,在关中推广“种桑养畜”,介绍鸡、羊、猪、鸭饲养方法,备受我国农学界推崇和赞扬。今天,双山故里围绕玉米做出了新文章。
  兴平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市,盛产玉米,年总产12万吨,但产值低,销路滞,陷入“产粮大县,财政穷县”的尴尬困境。兴平开始给玉米找出路。
  地处偏僻的晁庄村,利用玉米过腹转化,从养猪宰猪起步,几年工夫,赶走了饥饿与贫穷。全村高峰年宰猪27万头,产值过亿元,成为西北屠宰第一村。晁庄村一炮打响后,全市养殖专业户、专业村、专业乡星罗棋布,万只鸡、千头猪、百头牛场遍地开花。桑园村农民刘捍卫,自办玉米饲料加工,利用鲜玉米秆青贮饲料,专业化饲养奶牛15头,带动全村养奶牛280头,年纯收入50多万元。
  玉米产业链的延伸,带起畜牧产业腾飞。去年,全市畜牧业产值2.3亿元,“四大”品种鸡、猪、牛、羊的存栏分别达到248万只、28万头、3.9万头和3万只。
  在玉米写出畜牧篇的同时,兴平还广辟加工增值新天地。没有畜牧优势的店张镇,自建起奶粉厂、创出省优品牌奶粉后,周边农民纷纷养起奶牛、奶羊,1万多人搭上龙头企业生产快车。原来亏损倒闭的淀粉厂经引资进行技术改造,去年消化玉米6万吨,占全市玉米年产量的一半,完成税金313万元。淀粉厂的“嫁接”成功,让兴平人看到了玉米产业化诱人的前景。
  蔬菜谱出致富曲
  马嵬镇因有贵妃墓而名扬神州。如今,站在贵妃墓俯视马嵬坡下,望不到尽头的大棚菜此起彼伏,宛如条条玉龙盘地。走进棚内,绿油油的枝条上挂满了黄瓜、茄子、西红柿……
  马嵬镇过去星星点点种菜,经济效益低下。为了实施“蔬菜富镇”的发展思路,南留村首先建起30个日光温室和50个韭菜大棚。接着添户村又投资50万元,建大棚50个,80万公斤反季节菜很快销售一空。全镇兴起“大棚热”,3年间,大棚蔬菜扩大到1.2万亩,年总收入4000多万元,马嵬农民奔上了大棚菜致富的高速路。四川省客商侯耀辉考察了这里发展蔬菜的潜力后,毅然投资百万元,在马嵬镇建起了大型蔬菜批发市场。
  走进正东村,一座座小山似的料堆,沿路一直排到田间地头。此刻,农民进入垒包上菇的大忙时节。自从宁毓华教授引进蘑菇富民项目后,全村蘑菇大棚发展到500多个,年收入500多万元。
  一花引来百花香。马嵬镇和正东村带给全市人的惊喜,坚定了兴平快马加鞭上大棚菜的信心。全市打响“菜上塬,瓜下滩,中部盖大棚”的攻坚战。经过几年发展,如今展示出“名、特、新、优、高”为特色的七彩农业画卷,形成“春提前,夏排开,秋延后,冬生产”的四季菜格局。目前,全市发展日光温室3000亩,大弓棚1.5万亩,中小弓棚2万亩,年产值过亿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