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波俄关系冬去春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1-22
第3版(国际)
专栏:综述

  波俄关系冬去春来
本报驻波兰记者 李增伟
1月1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结束了对波兰为期两天的正式访问。这是俄总统自1993年以来首次访波,受到此间媒体普遍关注。
普京总统此次访波,是波多年期待,也是俄计划已久的访问。在过去9年间,波俄关系经历了许多波折。波兰社会制度变革后,一直奉行亲西方的“一边倒”政策,造成波俄政治关系疏远,经贸合作水平下降。波1999年初加入北约前后,两国关系更是不断恶化。去年初,波以从事间谍活动为由驱逐9名俄外交官,引发两国间一场严重外交风波,接着又发生俄驻波领事馆遭歹徒袭击事件,使波俄关系受到严重损害。与此同时,两国经贸关系失衡,波方逆差严重,逆差额从1997年的5.3亿美元增加到去年的近37亿美元。
波俄关系的严重失调引起两国政府的不安。近年来,波兰总统克瓦希涅夫斯基多次强调,波在“回归西欧”的同时,应尽快改善与俄关系,他还率先对俄进行正式访问。普京总统执政后,也调整了俄对波政策。俄总理、国防部长、外交部长和经济部长等政府要员去年相继访波,标志着两国关系趋向缓和。去年10月,以民主左派联盟为首的波兰左派政府上台后,将改善和发展与俄的关系列入日程,为进一步改善波俄关系提供了机遇,并最终促成俄总统访波。
在俄总统这次访问中,引人注目的是,普京在正式访问日程之外进行了两次具有政治意义的活动。他先是在华沙凭吊二战时期波兰地下政府和国家军纪念碑,接着又在波兹南向1956年6月“波兹南事件”纪念碑献花。这两处纪念碑都与波兰和原苏联时期的历史紧密相连,对这段历史的评价两国迄今仍有争议。普京作出这些政治姿态,具有很大象征意义,将对波俄两国消除在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上的分歧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受到波舆论高度评价。访问期间,波兰总统克瓦希涅夫斯基,总理米莱尔和波参、众两院议长等分别与普京进行会谈,普京还应邀到波议会与全体议员见面,并回答了议员们提出的各种问题,普京坦诚务实的态度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
“政治气氛好,具体成果少”。这是波媒体对俄总统此次访波的普遍评价。普京访波期间,波俄确定今后两国总理每年至少会晤两次,同时双方就建立“波俄战略与合作委员会”达成一致意见,这些都将对两国关系的发展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两国经贸合作方面取得的成果很小。尽管此前两国都对此寄予厚望,而且随同普京访波的有俄经济部长和150名大企业家,但两国仅签署了一项有关波兰投资4000万美元在俄加里宁格勒地区建立一家公共汽车工厂的协议、一项旅游合作协议、一项航空协议和一些意向性经贸合作协议,而此前双方商谈已久的关于俄修建一条穿越波天然气管道的协议仍未能签署。
此间舆论认为,俄总统此次访波虽没有解决太多具体问题,但启动了波俄两国间各个级别的对话机制。除经济问题外,波俄在北约进一步东扩和欧洲安全问题上仍有很大分歧,还存在一些悬而未决的历史遗留问题,两国改善和发展关系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但可以肯定的是,普京此访最终使波兰与俄罗斯的关系实现正常化,波俄关系在历经近10年冷淡和疏远后,终于冬去春来,进入了新阶段。(本报华沙1月19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