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问”的学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1-22
第10版(科技)
专栏:科技杂谈

  “问”的学问
陈浩
我们在物质资源、研究积累、科学传统、教育水平等方面都不如一些发达国家的情况下,如何在科技创新方面赶超他们,创新机会在哪里?科学创新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外在的物质因素,但根本因素还是科学家的思想:一是要确定对某个或某类科学问题进行探讨,二是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上个世纪60年代,胡适先生送给一群大学毕业生一个“防身的药方”,这个药方共有3味药,一味叫做“问题丹”,一味叫做“兴趣散”,一味叫做“信心汤”。他认为:“问题是一切知识学问的来源,活的学问、活的知识,都是为了解答实际上的困难,或理论上的困难而得来的。”路甬祥院长也曾说过:“我们不能光提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要提倡提出问题的能力。只有不断提出新的重大科学问题和技术问题,我们才能够组织力量去解决它,而且问题既然提出来,我相信迟早一定会解决。”
  上面这些话,可以看作要善于提出问题的理由。那么我们如何寻找有意义的问题?众所周知,科学有两个来源:一是好奇心,人类需要对自然的奥秘有一个合理的理解与解释,希望获得一种系统理解世界的方式。这种内在的要求构成科学史上的哲学家传统。二是为满足人类的物质生活需要,人类必须提高自己制造、使用和改进工具的技艺和能力。这构成了科学史上的工匠传统。
  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越来越多,人类只有不断制造各种各样的工具,才能满足这些需要。在满足基本需要的同时,工匠的工作促进了近代许多科学的发现。最典型的是望远镜的产生促进了天文学的发展,显微镜的发明促进了微生物学的发展,这样的例子很多。从科学史可以看到,早期的科学家事实上既有哲学上的思辨意识,也有工匠的手段和技巧,如塔格里亚和伽利略将才能用于改进军事器械,斯特文用于水利工程,莱布尼兹和惠更斯用于改进动力机械。
  现在非常不幸,随着科学的发展,工匠传统慢慢被职业科学家所抛弃。人们一谈到科学自然想到思辨,一谈到科学家马上想到爱因斯坦。但事实上,科学的发展依然是两个驱动力。司托克斯在他的《基础科学与技术创新———巴斯德象限》一书中说道,自19世纪以来,应用的考虑已成为推动科学进步的动力之一,“科学已日益被技术进步探索的问题加以丰富,而不是仅仅由科学内部议程的展开来推进。”
  我们大家非常熟悉这样一个线性发展模式: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生产经营,这是我们现在普遍所推崇的一种模式。这种理论将科学发现看成是技术发明的源头,这当然没有问题,问题是现在很多人把它看成是唯一的源头。司托克斯对那个线性体系非常不满,认为实际情况不是这样的。
  他发明了一套二维结构的新体系来说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关系。在他这个体系中有三类研究,他将它们分在三个象限:一类是“玻尔象限”———不考虑应用,只考虑扩展知识的纯基础研究。一种是“爱迪生象限”———基本不考虑扩展理论知识的纯应用研究。还有一种研究是“巴斯德象限”———既寻求扩展认识的边界,又受到应用目的影响的基础研究。巴斯德的大量工作是从应用研究开始的,例如研究发酵和狂犬病。巴斯德从很多实际问题的背后总结出科学原理和规律,这种做法使得微生物学得以诞生,他因此成为微生物学的开山鼻祖,这就是实际问题的解决促进了基础性科学诞生的例子。
  总之,我们要寻求有意义的科学问题,除了从科学理论内在矛盾中去找,更应该从实际问题中去发现,这里面蕴涵着大量创新的机会。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局副局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