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向外资银行学什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8-12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经济茶座

  向外资银行学什么
北岸
今年,银行业中有几件事比较引人注目。先是“五一”期间北京不少银行集体关门歇业,接着是个别银行声称要对百元以下储户收取账户管理费等。据说这么做是与“国际惯例”接轨。消息传出,立即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企业按国际惯例规范自己的行为,是一个重大进步,应当受到全社会的肯定。但是,与国际惯例接轨不是照搬照抄,不能随意移植。国际惯例在国内具有生命力,要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符合我国法律,另一个是符合我国国情,特别是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消费习惯和文化传统。
  就拿银行在节假日歇业来说,按西方消费习惯,每逢假日,不但银行关门,而且多数商店也不营业。而在我国,每到假日,特别是三个“黄金周”,城市里旅游、购物者人潮涌动,正是消费的旺季,再加上现在银行卡的使用环境还不成熟,我们的银行也照搬假日歇业,老百姓取钱没了着落,怎能不议论纷纷?况且现在交电话费、煤气费、有线电视费、买电等都离不开银行。至于对百元以下储户收取管理费,已有专家指出,把它也列为“国际惯例”太牵强,因为此举在国外也不常见。即使部分国家的大银行这么做,也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这些国家的中小银行非常发达,储户有充分的选择,银行完全可以根据不同的客户提供不同层次的服务。而在我国,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占绝对主导地位,中小银行业十分不发达,如果这些大银行对百元以下小储户征收管理费,岂不是有“横宰一刀”的嫌疑?
  据说,之所以要对小储户征收管理费,是因为“银行管理一个百元以下账户的成本与一个百万元账户的成本差不多,而后者至少可以给银行带来3%的存贷利差,而前者只能让银行赔本赚吆喝”。然而,我国百元以下的储户虽然很多,却与银行金融产品整合能力不够很有关系。目前的情况是,储户只能到开户行注销账户,且发放工资、交纳住房贷款等不同的业务需要不同的账户,彼此之间不兼容。有这么多账户,也不全是储户的错。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不从业务整合和创新入手,为储户提供方便,却转而向储户征收管理费,怎能不引起储户的反感?面对WTO的挑战,银行提高竞争力的方法不应是率先收费,而应是把自身的业务做活做细,帮助客户提高理财水平,在管理、服务和产品开发上苦练内功,不断吸引新客户。
  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企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当务之急是借鉴外国企业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做法,尽快地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新环境,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如果不顾国情,生搬国际惯例或只是在增加收费上做文章,就不可取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