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促进学术研究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写在《经济管理》发刊300期之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8-13
第10版(学术动态)
专栏:

  促进学术研究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写在《经济管理》发刊300期之际
  王君
  《经济管理》创刊于1979年,至今已出版300期。20多年来,它赢得了“中国经济与管理类核心期刊”、“管理培训工程指导刊物”等殊荣,不仅为经济理论、学术界所熟知,而且得到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界的关爱。作为一份有影响的经济管理类刊物,《经济管理》从一个独特的视角见证了从计划经济管理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的转变,并为推动这一进程发挥了有益的作用。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经济管理》杂志应运而生。主办者从一开始就宣布要把这份杂志办成直接为经济部门和基层单位服务的政策性和业务性刊物,后又明确提出以致力于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未来、服务于经济管理工作为宗旨。在许涤新、马洪、薛暮桥、袁宝华、蒋一苇等著名学者领导下,《经济管理》编发了不少影响较大的好文章,其中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已经体现在经济决策当中。
  改革开放之初,许多企业的管理工作较为混乱,组织涣散,制度松弛,管理水平很低。这同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要求很不适应。改进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变用行政方法管理为按客观经济规律管理,成为经济战线的当务之急。刚刚创刊的《经济管理》积极宣传要下大决心,花大力气,把企业管理工作抓好。针对当时学习和推广国外全面质量管理经验中存在的问题,杂志围绕质量管理的科学性和质量管理的着重点等问题连续发表文章,提出要正确学习与推广国外全面质量管理经验:对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和主要目的,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学习国外先进经验,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既要反对盲目排外,也要反对盲目崇外;全面质量管理不能代替全部企业管理。这些文章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并引发了一场讨论,为推动企业正确地学习和推广全面质量管理经验起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经济管理的重要性表现得越来越突出。这为《经济管理》施展身手提供了更大的舞台。从1984年底开始,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87年,大中型企业普遍推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经济管理》组织系列文章,对承包制对企业经营机制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进一步推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提出了应注意的问题,认为承包制并不是一包就灵,承包企业要完善内部配套改革,因地制宜地推行先进管理方法,把深化改革和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结合起来,促进政企职责进一步分开,促进企业进一步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结合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经济管理》就约请国内著名的经济学家探讨有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问题,就企业领导制度、股份制、造就企业家群体等发表看法,受到各方关注。不仅如此,还围绕转换企业经营机制问题,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在理论和实际工作者中产生了广泛影响。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企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既是重要的理论研究课题,又是直接关系企业继续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杂志适时推出关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讨论,系统总结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相关经验。同时,还组织了诸如企业治理结构、规范股市、WTO人才策略等方面的讨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