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挡不住的潮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8-14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台湾一月印象

挡不住的潮流
本报记者 姚小敏 孙立极
  7月的台湾,正值溽暑时节,炎热潮湿的空气中总有一种化不开的闷;7月的台湾,又是台风季节,风暴中的台湾岛宛如汪洋中的一条船。
  这个月,台北政治的天空,就像台湾的气候,很热,很闷,又很凉……
  “虚热”的选举
  去年底“立委”选举的硝烟刚刚散尽,今年台北、高雄市长选举的战幕又已拉开。
  两市选战,“攻防”最为激烈的当数台北市长选举。数年前,陈水扁败给马英九,丢掉台北市长的位子。今年,民进党为收复失地,充分调动执政的资源优势,逢马必反,逢马必打,最后沦落到为反对而反对了。台北市为整治基隆河,申请增拨经费19.8亿元新台币,民进党为不让马英九得分,申请案竟遭民进党“立院”党团封杀。选战已然荒腔走板,打给对手的板子最终却落到了台北市民的头上。
  台湾的选举“文化”,也是一大奇观,“口水与拳头齐飞,血腥共黑金一色”。有关民生的议题,经济的议题,发展两岸关系的议题,民众企盼的所谓“牛肉(政见)”消失在口水唾沫之中。经济低迷,社会失序,没有听见哪位政治人物认认真真开出一剂良方。政治人物拼的只是口水和选举。
  这个月,岛内股市再遭重挫,8大类股全面“显绿”;亚洲开发银行研究所向台湾发出警告:一场“本土型”的金融风暴“隐然成形”;百余名艺人因为经济不景气丢了工作,不得不走上街头游行抗议;台湾“经济部”主计处公布统计数字:6月台湾失业率再创新高。
  “郁闷”的台商
  堪与选举热相“媲美”的,当数大陆投资热、两岸贸易热。
  台湾有关部门7月公布的数字显示,台湾对大陆出口比重不断增加,出口金额今年以来一直呈两位数增长,上半年累计出口金额较去年同期增长74.2%。
  然而,面对两岸日益密切的经贸关系,有人不高兴了。7月29日,陈水扁重谈当年“南向政策”老调,要求台商往东南亚投资,理由是所谓“降低风险”,“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10年前,李登辉也用同样的理由要求台商“南向”。10年后,东南亚已成为许多台商的“伤心地”。岛内媒体称,台商在东南亚可以用“十年惨淡无人问”来形容。
  如今,陈水扁再次以政治的理由干预台商的经济行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台商惟有打落牙齿和血吞。
  其实,“西进”或是“南向”,台商自会依据经济成本做出决断。多位IT业者指出,大陆由于“同文同种”,工资又便宜,距台湾又近,投资比较利益已远超东南亚。台“经济部”投资业务处表示,近年来厂商洽询东南亚经贸投资信息的热度已大不如前,多数厂商都希望投资处提供大陆信息。
  加强两岸交流,发展两岸关系,乃台湾民心所向。当局的“南向政策”,违背经济规律,悖逆民心民意。这样一道政治的篱笆,是挡不住台商“西进”的潮流的。
  冷酷的“台独”
  陈水扁的悖逆之举,不仅仅体现在两岸的经贸关系上。
  这个月,陈水扁正式就任民进党主席。就职演说中,陈水扁抛弃了诸如“四不一没有”之类的花言巧语,声称台湾“要走自己的路、走咱台湾的路、走出台湾的前途”。此言一出,舆论哗然。
  国民党主席连战质疑陈水扁这句话含糊不明,到底是要搞台湾独立还是要做什么?国民党发言人吴清基表示,陈水扁这段话是否代表将走向“台独党纲”的方向,恐会造成各界的疑虑;亲民党主席宋楚瑜认为陈水扁“一路走来,摇摇摆摆”,最大的问题在分离意识。
  台湾何去何从?正当岛内外舆论纷纷质疑陈水扁究竟要走什么路时,8月3日,陈水扁自己跳了出来,公然提出两岸“一边一国”及所谓“公民投票”决定“台湾前途”。
  至此,陈水扁自己剥下了自己的伪装,彻底暴露其“台独”的本来面目。两年多来,陈水扁在大陆政策上的左右摇摆和反复无常以及所谓的“善意”,无非是为了让“台独”更具权谋性和隐蔽性,只是一种“战术性的运用”。
  陈水扁的言论,是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公然挑衅,严重违背全体中国人民包括台湾人民的意志。“一边一国”论出笼后,击溃投资者的信心,台北股市暴跌;岛内多家媒体所做的民意调查也显示,陈水扁的个人声望滑落,为上台以来最低。
  求和平,求发展,求安定,希望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始终是台湾的主流民意。违逆民意,终将被人民所抛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