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提不起又放不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1-22
第12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文化圆桌

  音乐剧在我国已经发展了不少年,可惜断断续续、零零星星,至今未成气候。虽说音乐剧起于欧美,但早被不同文化不同地域的许多观众所接受,成了一个很大也很普及的艺术品种。日本的《李香兰》、韩国的《地铁一号线》,都曾来我国演出,引起很好反响,而我们的音乐剧创作究竟如何进行下去,还有哪些问题尚未解决?今天先发表三位专家的见解,期盼引起读者的关注。
  提不起又放不下
蒋力
音乐剧在中国,在都市,如幽灵般游荡了十几年,偶露峥嵘,未成气候。中国音乐剧的创作和发展,说之容易,做之难,难于上青天。这青天其实并不是市场。
  媒体上曾有结论,称1999年为中国音乐剧的“大年”。那一年我也曾写过数篇议论音乐剧的文章,先是扫描,后是圈点,关注、期待、鼓吹。那一年的成品似乎稍多,关注者也似乎稍多,想搭音乐剧去振兴不太景气的其它剧种者,不乏其人。之后这两年,为什么中国音乐剧重又陷入沉寂呢?“搭错车”与“蜀道难”或可作为沉寂之因的形象概括。
  豆腐好吃,谁都想张嘴咬一口,可惜的是,马尾穿豆腐———提不起来。人家为什么能做成、做大?韦伯兄弟带着各自的成品———音乐剧的或大提琴的,先后拥进中国的市场,可我们为什么做不好、做不大?
  或许,去年的音乐剧还可说出一二事,一是韦伯出现在我们眼前,让费翔等人带我们在他的音乐剧世界里遨游了一次;二是从未出过国门的音乐评论家居其宏出版了一部专著《音乐剧,我为你疯狂》。前者是外国演出经纪公司叩敲中国演出市场的试探,于我们来说,这试探也是刺激;后者是中国评论家试下音乐剧之海的感受和经验,有兴趣者不妨一读,看看受刺激的作者究竟想怎么个疯狂。两者都不是小事,意义大于本体。
  据说上海将请来音乐剧《悲惨世界》,估计也会有人为之疯狂一下。邀请欧美音乐剧来演出与创作中国音乐剧并不矛盾,就像两条腿走路。应当注意的是,现在这两条腿不都是中国腿,很难朝同一方向走,如果完全逆向,让外国腿走向中国,让中国腿走向世界,我想也是好事。但走向世界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在创演人才和作品都未达到一定数量的中国音乐剧的初级阶段,这只是一番美好的畅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