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埃玛的“中国世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8-14
第7版(国际)
专栏:国外特写

埃玛的“中国世界”
本报驻哈萨克斯坦记者 孙力
  不久前,我们到阿拉木图的朋友埃玛家做客。进门的一刹那,我们简直惊呆了,仿佛走进中国寻常百姓家:墙上挂着中国山水画、仿古折扇、古诗字画;几案上摆放着做工精细的景德镇瓷器,还有印着“福”字的工艺盘和各式中国小工艺品;书柜里摆满中文书籍和杂志。看到我们惊讶的神情,主人自豪地说:“这就是我的‘中国世界’。”
  秋拉柯娃·埃玛是个典型的俄罗斯族人,热情豪放。今年4月,在哈萨克斯坦前首都阿拉木图举办的中国科技和文化日吸引了许多观众前来参观。在众多参观者中,埃玛的专注、内行十分引人注目,因为展览牵动了她内心深处的中国情结。这位戴着北京大学校徽的哈退休老人对中国充满真诚友善的美好感情,拉近了我们彼此之间的距离。
  埃玛拿着当年在北大燕园与同学的合影告诉我们,她1957年—1961年作为原苏联第一批公派留学生在北京大学地质地理专业学习。这是她有生以来一段最美好的日子。回国后,埃玛曾在哈萨克斯坦科学院工作,随后任教于几所大学,1996年退休。1998年北大校庆之际,她作为外国留学生代表应邀重返北大,与老同学叙旧。她说,她真的非常喜欢中国,喜欢北京。
  多年来,埃玛念念不忘中国,关注涉及中国的任何事情,中国在哈举办的各种活动她每场必到,并将自己对中国的思念之情倾注笔端,让更多的哈萨克斯坦人了解日益富强的中国。她的退休金微薄,但写文章从不收取稿费,条件是不删改她的文字。她解释说,“因为文章里包含着我对中国的真情实感”。翻阅着埃玛保存40多年的照片、书信和各种文稿,倾听着她叙述在北大的4年留学生活,感受着她对中国的浓浓情义,我们仿佛又回到了祖国。临别时,埃玛把我们带来的小礼物——京剧脸谱摆到书柜上,高兴地说:“我的‘中国世界’又添新成员了。”
(本报阿拉木图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