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村民致富带头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8-19
第1版(要闻)
专栏:“三个代表”在基层

  村民致富带头人
  本报记者 王方杰
  走进甘肃省通渭县大牛村,站在海拔2200米的山坡上,只见绿树摇曳,绿意盎然。谈起村里发生的变化,村民们无不称赞村党支部书记张克勤:“没有他十年如一日地领着大家干,决不会有今天的好日子。”
  大牛村自然环境恶劣,年降雨量450毫米,蒸发量1000毫米。十年前,张克勤上任时,全村年人均纯收入只有150元上下。
  张克勤决意带领大家脱贫致富,宁肯苦干,决不苦熬。他们义务投工投料,大兴水利,大改梯田。几个寒暑过去,全村兴修了蓄水9万立方米的塘坝,打水窖530眼,增加有效灌溉面积465亩,基本将坡地改成了“保土保水保肥”的梯田,使粮食亩产增加50公斤以上。大牛村的路难走。张克勤又组织群众新修11条、长50公里的乡村道路,过去的羊肠小道,现在全部可通汽车。
  怎么样让村民脱贫致富,是天天萦绕张克勤脑际的问题。调整种植结构,培植新的支柱产业,推广耐旱、耐寒的土豆、荞麦,种植党参、柴胡、板蓝根等中药材,种植油松、云杉,基本形成了全村土地1/3种树种草、1/3种粮、1/3种经济作物的格局。结构调整之后,集体经济实力达到了480万元,为农民办了许多实事,使农民人均负担大大降低,人均只有七八十元。与此同时,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年以200元的幅度递增,去年达到1510元,居全乡前列。
  张克勤常说:“‘三个代表’的真谛就是为群众服务,处处给群众作表率。”退耕还林刚推行时,村民不知奖励政策能否兑现,有抵触情绪。张克勤首先带头,3年退耕50亩,一下把村民带动起来。目前,全村完成退耕还林任务2580亩,占总耕地面积的34%,成为全县退耕还林最好的村子。
  群众的困难和疾苦,时常装在张克勤心中。村上有7户特困户,因人多地少,粮食不够吃,张克勤将自家的10多亩责任田无偿划给他们。
  由于贡献突出,张克勤先后被评为省劳模、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农村学教活动基层干部标兵,村党支部也被命名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