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农业科研机构改革驶入快车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1-23
第6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教科文卫聚焦

  农业科研机构改革驶入快车道
  本报记者 蒋建科
应对“入世”:机遇与挑战
  编者按: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各个领域都在积极行动,应对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为了迅速报道这些领域的新思路、新举措,本报教育·科技·文化版从本期开始,发表一组“应对‘入世’:机遇与挑战”特别报道。今天刊出第一篇。
  新年伊始,我国农业科研机构改革驶入快车道。中国农科院启动“杰出人才工程”,对一级岗位的杰出人才,将提供10万元的年薪,并提供400万元的仪器设备和课题启动费、50万元的安家费或相应的住房条件。全国30多个省级农科院的院长和8所全国重点农业大学的校长会聚北京,交流农业科研体制改革的经验,探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农业科技应采取的对策。
  各地农科院所纷纷行动
  广东、河北、河南、内蒙古、湖北、广西农科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南农业大学等单位为了应对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和我国加入WTO的新情况,加快了对科研机构的调整和重新组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按照有利于学科发展、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有利于人才培养和突出特色、发挥优势、优化组合的原则,对原来教学院系和科研院所进行了实质性合并。将原来的5个科研单位的35个学院、系、所整合组成16个学院(研究院、研究所),从机构上彻底打破了原有格局。
  广东省农科院将8个研究所转制为科技型企业,按现代企业制度运作,5个研究所继续以农业基础性、公益性科研工作为主,承担全省农业中长期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任务。
  江苏省农科院每年获得部省级以上科技进步成果奖励数约在18项左右,每年有20个左右的农作物新品种通过省级和国家级品种审定,并涌现出像“两优培九”、“特优559”等一批重大科研成果。
  湖南省农科院以袁隆平品牌与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发起创立了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股票已上市发行,募集到7亿元资金投入科研与开发,形成了科技成果转化大载体,大大促进了成果转化。
  吉林省农科院按照“一院两体”改革思路,对资产进行了优化重组和改造,以农科院为核心组建了“吉林吉农高新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目前的公司总资产已达到2亿元。
  中国农科院勇当排头兵
  作为农业科研的“国家队”,中国农科院新一届领导班子审时度势,站在推动国家农业科技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到加入WTO后中国农科院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面临的严峻挑战。
  党组书记、院长翟虎渠教授说,在认真分析农科院发展现状,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中国农科院确定了今后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即以体制创新推动科技创新,通过5—10年的努力,把中国农业科学院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国内一流的农业科技产业孵化中心和国际农业科技交流中心。
  首先以学科调整为切入点,通过优化组合,组建作物科学、畜牧科学、兽医科学、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农业、农业经济、农业科技信息、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等八大学科群,建设17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所,25个国家级和部级重点开放实验室,保留3200人左右的农业科技创新队伍;近期将对现有的37个研究所进行分类改革,其中5个进入大学,1个进入企业,3个转制为中介机构,11个转制为科技型企业,17个转制为非营利性科研机构。
  为确保改革目标的顺利实现,中国农科院已经启动了“杰出人才工程”。主要内容是,5年内面向全世界招聘一级岗位杰出人才25名,二级岗位杰出人才100名,三级岗位杰出人才400名。一级岗位的25名人才,不仅要求学术造诣深,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重要成就,还要对本学科的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有创新性构想,具有带领本学科在其前沿领域赶超或保持国际先进水平的能力。通过“杰出人才工程”的组织实施,进一步加大优秀人才的选拔培养和引进力度,培养和造就一批国际国内知名的科学家,一批朝气蓬勃的中青年科技骨干,一支精干高效的管理队伍。同时要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公平竞争机制,设立流动编制,保证适度更新率。
  中国农科院还以支柱产业发展为核心,通过技术成果投入和资本运营的方式,分专业、按产品大类整合全院内部资源,加强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整体规划,“十五”期间,将部分转企研究所办成科技型龙头企业,全院组建20个左右的股份制公司,并争取2—3个公司上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