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该怎样为“非公有经济”服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8-21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连续报道

  7月28日,本报刊登了一封名为《贵阳出租车主:凭啥卡我的车》的记者来信,该信引起了贵阳市的讨论——
该怎样为“非公有经济”服务
本报记者 孙海涛
  “今天叫大家来,就是再好好想想我们该怎样为非公有经济服务。”贵州省贵阳市副市长许朗压着心头的火气。
  8月6日下午,贵阳市工商局会议室里聚集着市经贸委、城管局、工商局、财政局、客运管理处、交警支队、市工商联、个体劳动者协会等部门的负责人。每人手上都拿了一张7月28日《人民日报》刊登的那封记者来信的复印件。许朗叫光彩客运公司董事长熊立富讲述了一遍公司成立后,车主们要带车入股,市控办无故卡了一年,使车辆一直转不了户的经历。
  市财政局纪检组长说,事情见报的第二天,他们就与记者、光彩公司等取得联系,并且已经致函交警部门:今后车主带旧车入股营运公司,均不再经控办盖章批准。他表示,市控办的确早已没有管这件事的必要。把车主们卡了一年,是局里工作没有协调好的结果。
  许朗说:“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为什么我们有些部门平时口口声声说要支持非公有经济,事到临头却总是习惯性地怠慢他们?这是一些人的权力意识在作怪。我再次提醒大家,政府不是权力机关,是服务部门!”“做到主动为非公有经济服务不容易。”
  目前,贵阳市的非公有经济已占全市经济总量1/3强,从业人员超过公有企业职工,今年上半年非公有经济增长速度也超过公有经济。“可以说,没有非公有经济,就没有贵阳市的今天!”许朗说:“去年以来,我们废除60%的行政审批项目。但是,切不要以为我们就不存在体制上、服务意识和服务效率上的问题了。这件事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大家好好谈谈自己的感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