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昆明世博园:沉寂后的复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8-21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采访与思考

  昆明世博园在会展期间曾创造过游人多达943万人次的纪录。然而会展结束后,该园在旅游淡季,有时一天仅有2000左右的游客。如今,世博园正由会展功能型向市场旅游经营型转变——
昆明世博园:沉寂后的复苏
  本报记者 汪波
  不久前,昆明世博园股份有限公司向在昆明的新闻界通报世博园概况,回答人们对世博园“在做什么”的疑问。记者从云南省世博集团副总经理、昆明世博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花泽飞介绍情况时的语气中,感受到世博园在着急:“世博园按照‘静态与动态相结合,观赏与参与相结合,好看与好玩相结合’的要求,在园内新推出了许多活动。世博园一天的运营成本是22万元。我们去年税后利润是4000万元,今年上半年又接待入园人数85万,总收入6000多万元。世博园不简单,世博园不容易,世博园一定要赢利……”
  总投资16.5亿元的世博园,曾成功举办了历时半年之久的中国’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整个会展期间,前来参观世博园的游人多达943万人次。与当年大批涌来的游客相比,现在入园的人数已大为减少,在旅游淡季,有时一天仅2000人左右。世博会结束后游客减少是正常的,但这也正是世博园必须正视的问题,是世博园着急之所在。
  2000年3月,云南省政府将由政府行使职能的世博局改组为云南世博集团总公司,下属14个分公司,将整个世博会会址及全部配套设施整体转为世博集团公司经营。集团公司开始对原世博园管理公司进行改制,与另外多家企业共同发起设立昆明世博园股份有限公司,按现代企业制度运营世博园。政府退出,企业登台,新的经营者喊出了“九九世博会,永久世博园”的口号,决心将世博园从会展功能型向市场旅游经营型转变。要让世博园成为世界名园,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生态环保科普教育基地、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基地,从而把世博集团建成云南省旅游业的龙头企业。
  世博园占地218公顷,有2500个植物种类,共建有77个园区。园内用工最多时达2000多人,每天仅用电就3万多千瓦时。花园大道上50万盆的鲜花,全部更换一次就要175万元,一年要换6次。整个世博园一年的管理成本就要上亿元。
  企业定位、成本管理、承包制、激励机制、培训机制,企业经营管理制度进入了世博园。经过数次裁减冗员,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和一人多岗、一专多能的用人机制,世博园轻松苗条起来了。世博园公司已将原有的2000名工作人员减至现在的390人,全园的各项支出费用也已明显减少,绿化管养及花卉更换费用也从1885万元减少到1270万元。
  还在世博园建设的初期,一位外国专家来到了世博园工地,当他看到很多工作还没有开始时,非常着急。这时一位工作人员对他讲:“你不了解中国的事情。政府能够在短期内调动一切力量办成大事。”事实的确如此。世博园不仅在很短的时间内建成,而且赢得了中外宾朋的高度称赞。这是中国特色。那世博园的特色呢?
  决策者决心弘扬世博精神。中国人能成功举办世博会,就一定能成功地把鲜花开不败的世博园经营好、运作好。重新准备好了的世博园要抛绣球,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要让游客把世博园作为云南之旅的必选。按入园人数来算,如果一天有3000人进园,世博园就能正常运行,有5000人进园,世博园就能赢利,要是能有1万人进园,世博园每年就能实现利润1.68亿元。
  绣球已抛出。为了好看好玩,园内新建了“名园之路”、“夜景工程”、“世界名花艺石园”、“动感电影”、“水幕电影”、“艺术广场”、“音乐喷泉”等;开通“世博园——金博索道——金殿公园一日两游”旅游线路;针对夜景游览,世博园取消了艺术广场晚会演出售票,实行一票通,有本地身份证的游客还可享受30元门票的优惠;7月,世博园又启动了“处处是美景,天天是节日,时时有欢笑”的暑期游园活动。民族歌舞、民族风情展示、七彩花车披彩挂灯驶进“梦幻夜”,叫人不能忘;从7月15日到8月10日,天天泼水节系列活动又在国际室外展区泰国园拉开大幕,傣家少女的翩翩起舞,傣家婚恋的神秘趣事,泼水祝福的特殊礼庆,相信定会让每天的游人沉浸在节日的欢乐和深深的祝福中;9月20日,首届中国昆明世博园国际欢乐品酒节,也已开始紧张地筹备着……
“世博园已取得了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和国家首批评定的4A级旅游区称号。我们要以游客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把握世博品牌一个重点,创造一个亮点,形成一个卖点,逐步得到市场和游人的确认……”花泽飞讲述着世博园的努力和未来。
  世博园在送走了1999年那个高潮后,经历了低潮的徘徊和深刻的思考,如今又重抖精神,准备迎接新的高潮的到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