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菲尔茨奖得主如是说——“数学,其乐无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8-21
第6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菲尔茨奖得主如是说——
“数学,其乐无穷”
  本报记者 贾西平 温红彦
  数学是年轻人的事业。两个36岁的小伙子夺得了本年度的菲尔茨大奖,他们是来自法国高等科学研究院的洛朗·拉佛阁和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弗拉基米尔·沃沃斯基。
  菲尔茨奖有“数学诺贝尔奖”之称,是国际数学联合会主持评定的世界数学界最高奖。在每四年举行一次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菲尔茨奖的颁发,总是令众人翘首以待的盛事。
  走下人民大会堂主席台,拿着江泽民主席颁发的奖牌,两位获奖者满怀喜悦来到记者中间,面对连珠炮似的发问,他们述说最多的依然是对数学的痴情和陶醉。
  高深、枯燥的数学,在这两位年轻数学家眼里却是“美丽的”、“富有乐趣”和“有竞争性”。洛朗·拉佛阁的主要成就是在朗兰兹纲领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从而在数论与分析两大领域之间建立了新的联系。数学界对他的评价是:令人惊叹的技巧,深刻的洞察力和系统有力的方法。他在回答本报记者有关如何从数学研究中找到乐趣的提问时说,读中学时对数学并不十分有兴趣,以后研究数学取得了一点成绩就感到高兴,越高兴就越有干劲,出的成绩也就越大。出生在俄罗斯的弗拉基米尔·沃沃斯基聪敏过人,喜悦的心情使他脸颊绯红。他的主要贡献是发展了新的代数簇上同调理论,为深刻理论数论与代数几何提供了新的观点。他的工作特点是能简单灵活地处理高度抽象的概念,并将这些概念用于解决相当具体的数学问题。他是这样回答本报记者提问的:数学是最聪明人之间的较量,因而更具有挑战性,同时数学的美丽使研究数学成为一种乐趣。
  出席记者招待会的除了两位菲尔茨奖得主之外,还有另一项国际数学最高奖——内万林纳奖的获得者,他是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迈度·苏丹。国际数学联盟主席帕利斯和前主席大卫·曼费德等数学界人士也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在回答本报记者有关对中国数学发展的印象时,帕利斯和曼费德认为,中国的数学如同由非凡的中国数学家精心种下的树,这棵树上有华罗庚、陈省身、冯康、吴文俊、谷超豪、廖三涛,以及年轻一代的如丘成桐和田刚等等。本次大会必将为提高中国数学研究的水平和扩大数学活动的范围作出贡献。在谈到对中国年轻一代数学家有何忠告时,国际数学联盟前主席曼费德说,一些青年人面临着到底是搞数学还是经商的诱惑,二者斗争,这必须作出选择。数学是科学的皇后,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高深和极具挑战性,使数学研究如同自然界里的珠穆朗玛峰,勇敢者才能攀登到顶峰,他们享受着快乐,赢得了世人的尊敬。
  (上图均为新华社记者刘宇摄)(附图片)
洛朗·拉佛阁
弗拉基米尔·沃沃斯基
  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荣获内万林纳奖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迈度·苏丹手捧奖牌走下人民大会堂主席台。“爸爸,让我看看奖牌好吗?”坐在第一排的小女儿好奇地说。 本报记者温红彦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