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让竞技与教育珠联璧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8-21
第7版(国际·体育)
专栏:

  让竞技与教育珠联璧合
本报记者 陈晨曦
中运会赛场基本是高中生的天下,但在今天的羽毛球比赛中,上海队的两名初中生选手却颇为引人注目。他们虽然显得有些瘦小,但技术水平并不比年龄大的孩子差,一招一式颇见功底,一会工夫,身高力量明显占优的对手就败下阵来。
  这两名获胜的小选手都就读于上海培华学校,该校的前身是上海市虹口区少体校。培华学校的校长蒋东介绍说:“我们的学生每天要上7节文化课,下午则要进行3个小时的训练。”令人感兴趣的是,培华学校除了蒋东外,还有一个校长,“我抓学生的学习,那位校长管训练。”不仅如此,培华学校还有两套班子,60多名教师给学生们上文化课,70多名教练则负责学生们的日常训练。
  几年来,上海市已经积累了大量体教结合的成功经验,蒋东对此深有体会,“体教结合的路子必须要走,没有文化,运动员退役后的去向是一个大问题。我们学校对于文化课的要求与普通学校一模一样。学生参加完比赛后,缺的课一定要在课余时间补上。”
  据蒋东介绍,在上海,有很多学校都拥有良好的体育设施,体校则拥有经验丰富的教练,但这些资源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蒋东说:“培华学校将不少学生分散到其他学校中进行训练,但是这些学校中又缺少经验丰富的教练和体育教师。”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之间仍需要进一步的协调、交流和沟通,让双方的资源得以共享。
  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培华学校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由于生源少,选材面变得越来越窄;训练场馆也比较紧张,全校16个项目500多名学生仅拥有一个4层的综合训练馆。培华学校面临的问题也同样摆在许多走体教结合路子的学校面前,如何让体育和教育各自的资源优势结合起来,使之更充分地发挥,培养出更多的体育人才,仍需要不断地探索。(本报南京8月20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