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高原牧区创奇迹——二炮某基地牧场党委实践“三个代表”纪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8-22
第6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身体力行“三个代表”

  高原牧区创奇迹
——二炮某基地牧场党委实践“三个代表”纪事
贾昭全 李天成 张双立 张选杰
  在广袤无垠的西部高原,有一个文明富裕的“牧工部落”——
在这里,牧户全部实现定居,绝大多数牧工过上了“小康生活”,牧工家庭平均年收入超万元,摩托车、吉普车走进了普通牧户家;
在这里,牧业生产科技含量达50%,生产效益比20年前增长了60倍;
在这里,汉、藏、蒙、回、土、满、侗七个民族和睦相处,牧区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牧工学龄子女入学率达100%。
  这里就是第二炮兵某基地的高原牧场。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动人的故事
  蓝天白云下,簇簇洁白的羊群悠闲地游动,骑摩托车的牧工不时奔驰在辽阔的草原,一座座牧工新居在“绿浪碧波”间时隐时现……
在“三个代表”学教活动中,牧场党委坚持转变作风,深入基层,为牧工办实事。牧场领导每年下牧队不少于100天,机关干部不少于150天成了雷打不动的规矩。
  蒙古族党员高海青,是一名从普通牧工成长起来的牧场副场长。他说:“白天与牧民同吃、同住、同牧,晚上钻进满是牛羊味的被窝,你没有听不到的知心话,也没有体验不到的友谊和真情。”
  一个寒风呼啸、大雪纷飞的夜晚,畜圈被狂风刮倒,羊群炸了窝!群羊惊叫着四处奔跑,乱成一片。“羊群炸了窝,群众没了羊,这等于要了牧工的命呀!”消息传到牧场,场长、政委宿舍的灯亮了,广播、电话声响作一片。不一会儿,畜圈旁挤满了摸黑赶来的牧场干部、工人。整整一个夜晚与风雪搏斗,失散的羊被人们一只只找了回来。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动人的故事。”牧场老党员、原牧队支部书记尼玛激动地说:“牧场领导心里装着牧工,我们心里就有‘主心骨’,再大的困难也难不倒我们。”
  哪里有草地,哪里就有“科技田园”
  上世纪90年代初期,牧场党委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让贫穷远离高原,让愚昧远离西部,让荒漠远离牧区。”然而,靠什么来实现这个宏伟目标?
  牧场党委从科研院所请来专家论证牧场发展、规划牧场前景,形成了“走科技兴牧、技术增效之路”的发展思路。
  他们改革传统的粗放型牧业生产方式,先后培养出兽医、技术员等科技人员80余名;建起了一个覆盖全牧区的功能齐全的兽医网;改良种植6000余亩人工草场,引进澳大利亚无角陶赛特羊、小尾寒羊,进行杂交试验,先后取得20多项科研成果,有4项被青海省畜牧厅推广。同时,牧场还建起了机械吊宰车间、冷库,以及酥油等加工厂,实现了放养、加工、出售一体化。短短几年间,科技使牧场固定资产达近千万元,年总产值从1978年的不到8万元增长到2001年的480万元,效益翻了几番。短短几年间,科技使牧区生产科技含量达50%,牛羊群实现计算机管理,管理形式和效益走在国内同行业前列。2000年,牧户平均年收入达到1万元,年收入超过万元的牧户达到65%。
  科技使牧场环境、生态建设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牧区的沙漠化土地全部得到治理,河流没有出现过一丝污染,千里牧区成了高原珍稀动物的乐园。饱受沙漠化之苦的牧民,深有感触地说:“科技,让我们结束了靠天吃饭的日子;科技,让我们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
  哪里有牧工,哪里就有文化的“绿洲”
  牧场地广人稀,远离都市。封闭的环境,使这里长期处于文化建设的落后状态。新形势下如何与时俱进打造草原文化新的“旗舰”?一道重要的课题摆到了牧场党委面前。
  “荒,不能荒思想;穷,不能穷精神;难,不能难群众;苦,不能苦教育。”牧场党委坚定地提出了:不让一家牧户成为高原文化的“荒原”,不让一名牧工子女成为学堂之外的“孤雁”。
  1998年,当“全国村村通”工程走进西部高原,牧场党委及时提出“户户上卫星、家家通电灯、人人受教育”的牧场三大“光明工程”。他们先后投资上百万元,为每户牧工家中通了电,安装了地面卫星接收站、电视差转台。每年冬春禁牧季节,牧场都组织牧工举办“草原党校”、“文化补习班”、“科技知识普及班”。
  为鼓励牧工子女就学,牧场创办了“牧工子弟小学”。目前,牧工学龄子女入学率达到100%。如今,牧场历史上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大中专学生。
  在发展教育事业的同时,牧场还千方百计加强文化设施的建设。牧场先后建起了阅览室、图书馆和“大型民族体育运动场”等文化娱乐场所。每到草原吐青时节,牧场党委都组织各民族牧工,举行规模盛大的“多民族群众运动会”。2001年春天,牧场在驻地藏、蒙两族群众心目中的佛教圣地白佛寺,举办了解放以来的第四次讲经活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