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群众满意是根本——记廊坊市创建文明城市活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8-22
第6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群众满意是根本
  ——记廊坊市创建文明城市活动
  崔万友 孙明军
  河北省廊坊市的市民在街头漫步,都为这里发生的巨大变化而自豪:昔日蚊蝇孳生的排污渠上,耸立起全国最长的新世纪步行街;破旧拥挤的三角地里,银河高架桥和空中花园腾空跃起;在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崛起了闻名全国的东方大学城。
  廊坊市文明城市建设之所以取得了丰硕成果,是因为观念有了突破。廊坊市委、市政府一班人牢记江总书记教导,把文明城市建设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他们用“环境建设促进生产力”这一全新理念统一思想,把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软件硬件一起上,推动了城市建设理念、城市总体定位和城建投资、经营、管理方式上的创新突破。
  创新城市环境建设理念。廊坊市委、市政府认为,良好的环境可以产生凝聚力、焕发战斗力、增强吸引力、壮大竞争力,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抓住了环境建设,就把握了两个文明建设的结合点,就能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他们以“5·18”河北省经贸洽谈会和中国农业博览会在廊坊召开为契机,深入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园林城、卫生城、环保模范城和双拥模范城“五城同创”活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创新城市发展定位。立足于地处京津两个大城市之间的特殊区位,着眼于可持续发展,着眼于“21世纪城市新概念”,确立了“园林式、生态型、现代化”的城市发展定位。优先安排生态、环保工程,相继建设了管输燃气入户、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新水源地、自然公园、带状森林公园等项目,兴建了开发区会展中心、新世纪步行街、国际饭店等一批具有现代气息的精品工程。在城市建设中注重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3年兴办30项“民心工程”。同时,加大城市绿化力度,市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4%,人均绿地面积达到8平方米。
  创新城建投资、经营、管理方式。廊坊市委、市政府引导各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拓宽对外开放领域,由招项目、引资金、纳人才,拓展到全方位开放廊坊的市场空间,“把城市当作商品和项目来经营”,利用出让土地、城建项目招投标、旧城改造和房地产开发相结合等手段,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市场经济规律,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作为招商引资项目,公开向社会招标,吸引河北新奥集团、华夏集团、河北天成天集团等投资建设廊坊的基础设施工程,探索出了一条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社会化管理之路。原来是“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现在是“有多少事筹多少钱”。3年多来,廊坊市区基础设施工程投资达百亿元,绝大部分是按市场机制运作,吸引了企业和社会资金。市区有一条横贯东西的排污渠。1998年,市政府出让了这条排污渠的改造开发权。今天,这里建起了3.3公里长、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的“新世纪步行街”,集萃了精品廊、画家村、演艺广场和乡村酒吧等,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廊坊的发展需要大批高素质人才的支撑,而兴办大学需要巨额投资。廊坊人变换思路,引进了全国最大的大学城项目,总投资120亿元,建筑面积750万平方米,占地2万亩,可容纳20万人的东方大学城,是一个政府不出钱,又能出人才、出效益,还能发展第三产业“一举数得”的项目。目前第二期工程已经竣工,有28所大学的3万名学子入驻。
  城市环境建设使廊坊有了巨大吸引力。共有1200多家三资企业落户廊坊,投资客商涉及40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其中包括德国鲁尔、赫斯特,日本三菱、东芝等著名跨国公司和世界500强企业。这些企业用40多亿美元的投资对廊坊的软硬环境投了赞成票。北京国美、京客隆,广东烧鹅仔等也纷纷到廊坊抢滩办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