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想起“自诛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8-22
第12版(大地·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想起“自诛阵”
唐锡彤
  “自诛阵”这三个字,少年时读《镜花缘》时见过。但那时少不更事,对这三个字不甚了了。近读《镜花缘》,“自诛阵”这三个字却使我遐思绵绵。
  “自诛阵”是《镜花缘》里描写的一个阵法。说得是“武则天剿灭徐敬业后,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在长安城外建起东西南北四座高关,分别命名为酉水关、巴刀关、才贝关、无火关(即酒、色、财、气),总名为“自诛阵”,让自己的四个侄子武四思、武五思、武六思、武七思分别把守。凡入阵者,见酒而醉,见色而淫,见财而贪,见气而怒,无不自取灭亡。徐敬业、骆宾王等人的儿子联合剑南节度史文芸,起兵反对武则天,先后有十多名青年将领在“自诛阵”中丧命(见《镜花缘》第九十六回至第一百回)。文攻打酉水关,贪饮过度,以致送命;阳衍等四人攻打巴刀关,见色心迷,不战而亡;章荭等四人攻打才贝关,为“铜臭”蛊惑,利欲熏心,俱把命丧;林烈攻打无火关,见气而怒,气绝身亡。他们为什么不战而亡?书中一仙人道出天机:“凡在阵中被害的,那都是自己操持不定,以致如此,何能怨人?所谓‘自诛阵’,就是这个取义。”说得再明白不过了,“自诛阵”乃自己找死之地也。
  在《镜花缘》里,“自诛阵”终归被破,而破阵未动兵刃,这似乎令人难以置信。深入琢磨,却悟出一个道理,这就是:道德的力量可以战胜邪恶,浩然正气可敌妖魔鬼怪。《镜花缘》中描写了一个勇闯“自诛阵”而凯旋的典型人物,他叫宋素,是个高尚道德的化身。他连闯巴刀关、才贝关这两大凶关,在色和财面前,操守坚定,意志坚强,战胜色欲和财欲的诱惑,成为千古英雄。宋素与那些身败阵前的将士的生与死、成与败从正反两方面昭示我们:“自诛阵”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利欲熏心,正气不足。
  古往今来,能够战胜“自诛阵”的人多,毁于“自诛阵”的人少,不然,人类就难以为续。但是,自毁于“自诛阵”的毕竟不在少数。他们不仅毁了自己,也毁了他们的家庭和事业。所以,每个时代的人都赞美、效法那些能够战胜“自诛阵”的道德高尚者,鄙视那些自毁于“自诛阵”的丑陋小人,都希望道德高尚的人多起来,道德低下的人越少越好。正是有这种良好的愿望的推动,人类才能不断攻破“自诛阵”,不断进步。今天,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人们更希望道德高尚的人多起来,道德低下的人少起来。但是,愿望代替不了现实。现实生活中,就有那么一些所谓共产党人,他们忘记了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摒弃了共产党人的道德、品格,背叛了共产党人的庄严承诺,在女色、金钱面前,心荡神迷,屈膝投降,有的甚至成了千古罪人。成克杰、胡长清、王宝森、慕绥新就是他们中的典型。这些人的堕落、毁灭,从反面警示人们:在物欲横流、诱惑满天,处处存在“自诛阵”的今天,每个人都应向宋素式的道德英雄学习,修道德之身,养浩然正气,坚持操守,严于自律,挡住诱惑,打破一个个“自诛阵”,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