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做称职的公务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8-23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做称职的公务员
季音
近日在媒体上读到一个新词,叫做“科座现象”。何谓“科座现象”?从媒体的报道上看,大致是指有些科、股长级干部搞不正之风,引起群众不满。由于这类事并非个别,因而称之为“科座现象”。
有一则报道举例说,一个单位掌管公章的科级干部,对前来办事的外来者常说:“盖章不着急,先到酒店里去喝碗老鸭汤再说。”意思是,先吃喝一顿再办事。一位外来投资者到某市联系公务,接待他的股长对来人什么也不说,只从抽屉里拿出一包烟,抽出一支在手上玩着,那位外来者过了一阵才明白过来,赶快到外边买来两条烟送上,才给办了事。据知情人说,只勒索烟酒与吃喝还是轻的,有个别科、股长甚至伸手要劳务费和红包。
这篇报道说,在他们那里有些县市,“不少人抱怨说,最难看的脸是科座的脸,最难进的门是科座的门,最难过的关是科座的关。”在生活中,“科座”往往是群众接触政府的第一道关,干部的态度与形象十分重要。现在,这个问题已经引起当地领导的重视,正在着手解决,这是十分可喜的。
一个国家机关或部门,要做到清正、廉洁、高效,关键是主要领导干部要作风正派,工作勤奋,起表率作用。但是,为数众多的科、股长一级干部也至关重要,科、股长们在工作中承上启下,直接与外单位或群众打交道,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在我们国家各个地方,众多科、股级干部工作辛辛苦苦,把党与政府的各项政策法令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为推动各地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对此应该充分肯定。
当然,也有一些人不认真执行上级意图,在工作中打折扣甚至以权谋私。这样,工作就会出现“梗阻”,甚至使正确决策付之东流。我们常常说,一切工作贵在落实,而落实的很大程度是通过科、股长一级干部实现的。
“科座现象”从何而来?这里有种种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恐怕就是有关领导对这一层干部的教育不够重视。有的领导可能认为,科长股长手上权力不大,掀不起大浪,因而疏于管理。这种看法是很危险的。七月间,北京市判处了一起贪污大案,罪犯是某医院住院处主任,即一个科级干部。她贪污金额达一千多万元,使国家遭受重大损失。可见“小官”同样能带来大害。反腐倡廉,谁也不能例外,不论“大官”“小官”,都应当严格要求,互相监督,不徇私情,力争把一切腐败现象消灭在萌芽状态。
现在有些单位和部门,对干部只重视使用而不重视培养,把一大堆工作推给部下了事,疏于督促检查。有的领导干部有好人主义思想,他们看到下属任务繁杂,忙忙碌碌,因此对他们中间一些人的不正之风,也就睁只眼闭只眼。当然,也不能排除有极少数的领导干部,本身就不干净。己不正焉能正人!他们对有些科、股长的越轨行为也就不当一回事。不待说,这种情况必须坚决纠正。
由于科、股级干部的工作大都是直接为群众办理一些具体事务,在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困难,就可能比较多。因此,对他们应当理解与爱护,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同时,也要在思想上政治上关心他们,引导他们在当前的复杂环境中,坚持原则,敬业奉献,遵守职业道德,做一个称职的国家公务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