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继续推动务实的中俄经贸关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8-23
第4版(要闻)
专栏:

  继续推动务实的中俄经贸关系
  本报记者 李文云
  在中俄两国刚刚共同庆祝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一周年之际,8月21日至22日,中俄总理第七次定期会晤在上海举行,并取得了圆满成功。正如两国总理在去年圣彼得堡会晤和本次会晤前夕先后作出的巧妙比喻,中俄友好合作犹如一辆汽车,在经过磨合期之后,已经驶入快速道;为了提高这合作之车的速度和安全性,第七次定期会晤对它进行了一次技术检查。
  务实和友好仍是本次定期会晤的主旋律。双方回顾了一年来各领域合作取得的成果,检查了中俄总理第六次定期会晤和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期间达成协议的落实情况,高度评价中俄经贸合作取得的进展,并指出了今后一段时期中俄经贸领域应着重解决的问题;为两国进一步开展人文领域合作确定了方向。
  自1996年12月中俄总理定期会晤机制建立以来,中俄经贸合作已进入稳定、快速的发展时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2001年双边贸易额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大关,达到106.7亿美元,今年1至7月,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今年的贸易额有望再创新高。现在俄罗斯是中国第八大贸易伙伴,中国是俄罗斯第六大贸易伙伴。两国在各领域的经济技术合作发展顺利,特别是涉及国计民生的大项目稳步推进,经贸合作呈现多样化格局。
  经贸合作是中俄睦邻友好合作的物质基础,是保持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旺盛生命力的重要保障。本次定期会晤为双方提供了机会与场合,深入磋商两国在各领域的重大合作项目及具体落实措施。中俄两国领导人22日签署的有关文件显示,在达成广泛共识的同时,双方的合作又进入了更深层次,进入了边境贸易银行间结算及出口信贷和出口信用保险等重要进出口金融领域;它们重申了恪守平等互利的原则,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则的重要性。
  中俄总理第七次定期会晤所取得的成果表明,只有不断积极探讨新的合作方向和领域,并在制定长远的合作规划的同时,对双方在各个领域有关项目的落实制订具体措施、解决具体问题,才能确保中俄经贸合作得以长期、稳定、健康地发展,为两国政治领域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不断发展提供一个可依赖的坚实基础。
  为本国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是中俄两国共同面临的挑战。当年两国建立中俄总理定期会晤机制的目的,就是要在两国政治互信的良好大环境下,通过具体的贸易成果来谋求在经济领域建立平等互信、互利合作的关系。
  在本次会晤中,双方高度重视两国经贸合作关系,将其视为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愿共同努力,开辟两国21世纪经贸合作的美好前景,全面提升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水平,并充实和巩固其物质基础,这符合中俄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