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先污染、再治理”,“先开发、再保护”对吗? 澄清几个模糊认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8-23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

澄清几个模糊认识
“先污染、再治理”,“先开发、再保护”对吗?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 胡健颖
自从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的基本发展战略和行动指南以来,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各国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改善目前生态不平衡的问题。中国政府不仅率先推出了《中国21世纪议程人口、资源和环境白皮书》作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且紧接着于1994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最后通过了体现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的《中国21世纪议程》。近期中国政府决定继续投入100亿元进一步研究中国生态的良性循环问题。这反映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的提出,既是20世纪80年代末人类全面认真反思自己的发展历程和社会经济行为的总结,也是人们思维方式和观念飞跃发展的成果。不过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仍然有程度上的差距,有的地区生态不但未加改善,而且还处于不断恶化之中。近来,欧洲许多国家遭受了数十年来最严重的洪水,捷克首都5万人大撤离、奥地利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德国东部和南部上万人被洪水围困,再加上气温变暖,有些地区荒漠化、旱灾、森林大火频频出现,环境污染在不断增加,造成人员和经济的巨大损失。要解决这些问题,应建立适合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制,及对可持续发展状态建立监测和预警系统,为此应从提高全体人民的认识入手,否则再好的措施也无法落实于行动。
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目前存在着一些值得讨论的模糊认识,其一为坚持可持续发展是否会减缓经济增长速度。有部分人士认为,在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存在着地区性乃至全国性的温饱问题,因而应尽快、优先发展经济,不妨“先污染、再治理”,“先开发、再保护”。此外,也有一些诸如“应当在多大程度上储备资源,维护潜力以满足后代需要?”“人们能够同意减缓经济增长速度吗?”等疑问。这些模糊认识有待澄清。
第一,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不是不考虑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而是强调在“满足需求”的同时,必须有“限制因素”;不是不考虑经济的发展,而是要求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四者之间要协调发展;不是以牺牲某地区的资源、环境为代价来满足发达地区的资源需求,而是强调当代人群间、国际间,资源利用分配以及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两者效益——费用分配和负担的公平。
第二,经济增长速度的提高,有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从短期目标来看,牺牲资源与环境似乎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但从长期目标来看,由于资源受破坏必定会约束经济的增长。这里有两个问题必须弄清楚:一是经济持续增长的途径到底是什么?当然离不开资源(含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科技资源、信息资源等)。但有的资源是非再生资源,需求如果超过资源和环境而增长的话,持续发展便无以为继。二是靠牺牲资源和环境的经济增长会影响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只有经济结构调整合理了,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经济才能处于良性循环状态,而合理的经济结构必须要以合理的资源优先配置为前提。国民经济整体的良性循环,要取决于其各个子系统和状态变量的序列性,也即是说要以资源、环境、社会、人口和科教的协调发展为根本依据。某些或某种资源的短缺必然会约束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第三,经济增长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如果人们在风沙弥漫、气候恶劣、灾害频繁、空气严重污染的环境中生活,那么即使经济增长了,又如何测量人们为发展而付出的代价呢?
总之,解决地区性的温饱问题唯一的途径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制,并相应地设置监测、预警和调控指标体系。只有经济发展了,人民的生活质量才可能得到持续的提高。
另一个模糊认识是:坚持可持续发展是否会影响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企业竞争力的增强。
关于这个问题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一、两者不能兼顾,尤其是难以增强对资源消耗大的地区或企业的竞争力;
二、两者能兼顾。
我认为前者的观点是欠妥的。
什么是竞争力?虽没有形成统一概念,但广为接受的说法有:“是指一国在国际市场上出售其产品的能力”,“是指实现经济政策中心目标的能力,尤其是在不发生国际收支困难的前提下实现收入和就业增长的能力”等等。而这种能力的提高与坚持可持续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从增强竞争力的可能性和长期性来看,它取决于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四大系统之间协调度的高低。协调度愈高,竞争力增强的可能性和长期性也就愈有可能,反之,可行性就愈小。
从生态经济学理论角度看,人类的一切经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生态经济系统中进行的。它是由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两个子系统有机结合形成的复杂系统。人的经济活动要在经济系统中进行,同时存在于生态系统的运行中。 换句话说,同时要受经济规律和生态平衡自然规律的双重制约。在世界各地的美景中,为什么有的景区比其它景区更有生命力,关键是它们的管理者能在巨变的复杂社会里,不但遵循经济发展规律,而且还遵循生态平衡的自然规律要求。
综上所述,发展经济、增强地区的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这里的分界线是人类是否在合理地利用资源、是否在改善和保护环境。只要在这个限度内,发展经济和增强竞争力与坚持可持续发展是不矛盾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