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终末期肾衰患者的福音——介绍腹腔镜活体肾移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8-23
第10版(健康时空)
专栏:传递爱心 接力生命

终末期肾衰患者的福音
——介绍腹腔镜活体肾移植
解放军309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副主任 石炳毅
腹腔镜手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微创外科技术,用于多种腹部疾病的手术治疗。其方法是在腹部先切3个铅笔粗的小切口,分别放入手术器械,包括照明,充气和操作部件。在电视屏幕上可以清晰地看到腹腔内的结构,病变的部位和性质,准确的施行各种操作,包括各种器官的切除。腹腔镜手术的优点是切口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一般手术当日即可下床活动,第二天即可进食。
肾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最佳疗法。依据肾脏移植供体的来源可分为活体肾脏移植和尸体肾脏移植。活体供肾的优越性体现在多方面:缩短受体的等待时间,早日接受合理的治疗;供肾热缺血和冷缺血时间均可缩短,减少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发生率;特别是亲属供肾、组织配型较好,人/肾长期存活率均高于尸体供肾移植。
传统的活体供肾切除术为开放术式。其优点一是术式简便,外科医生都较熟悉,二是可靠安全,出血和副损伤并发症发生率低且易于处理。其缺点是手术切口较长,通常为15—20厘米牞并须切断腹壁肌肉,术后切口疼痛,恢复时间较长,切口愈合后影响形体美观等。活体供肾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风险,上列因素更使许多有意供肾而正在犹豫的供者望而却步。
20世纪80年代以来,“微创外科”的概念逐步形成,微创外科技术日趋成熟。1990年,Claman及其同事首次应用腹腔镜肾切除术治疗肾脏肿瘤。1995年Ratner等首次报道腹腔镜活体供肾肾切取术,克服了开放式活体供肾切除术的缺点,很快被越来越多的供者和外科医生所普遍接受。
手辅助腹腔镜供肾切取术于1997年首次由Wolf等倡导。其方法比经典术式稍有改进,腹部切口虽稍长1—2厘米,但增加了手术者左手触诊与协助操作的能力,有利于产生三维立体感,从而降低了手术难度,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安全性与成功率。腹腔镜活体供肾技术难度较大,在我国尚未普遍开展。我院于2001年11月6日施行首例手辅助腹腔镜活体供肾脏移植。供者为51岁的母亲,受者为其31岁患尿毒症的儿子。手术后母子恢复顺利,半年后复查各项功能全部正常。伟大的母爱再次创造了奇迹,同时也为人类健康史谱写了新的篇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