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马克思墓地绿树葱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8-23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域外散记

马克思墓地绿树葱茏
郑荣来
  一到伦敦,我就对儿子说:“想看看马克思墓。”
  6年前我第一次来伦敦时,就曾有过这个愿望,但由于日程紧,没有去成。这次无公务在身,时间较充裕,于是儿子陪我一道前往。
  路很远。先坐公交车,再换乘地铁,向北穿过伦敦市地下,出站后,七拐八弯地走了近1.5公里路,才到达海格特公墓门口。门票2英镑,自带相机照相加1英镑。进得门内约百米,右侧路边便是马克思墓。高2米、宽1.5米的墓碑,明显大于它的邻居。碑顶上有着浓密美髯的马克思头像极为逼真,让人远远就认出那是马克思的长眠之地。
  碑前散放着多束鲜花,寄托着拜谒者的敬意。碑的中央,镌刻着十几行字,其后还有4行金色的文字,都是出于竖碑者的长远考虑,意在让导师的英名和精神永垂。
  马克思墓地是个幽静、肃穆的所在:它的背后,是高大的乔木林,枝繁叶茂,绿树葱茏;它的前面,有一方草坪,如同绿毯,透出盎然生机;它的右方,是一些其他共产党领导人的墓地,牙买加、南非和伊拉克等国共产党领袖都葬于此,显出崇拜者信仰之真诚。
  我仰视导师头像。他永远向前的目光,仿佛洞察了历史的古往今来,审视着他身后世事的变迁。我敬佩这位时代伟人,也钦佩这座头像的塑造者,他栩栩如生地再现了一代人杰,让后人如见马克思其人。
  墓地远离喧嚣,门前没有公交车,那小坡路只能走小车。虔诚谒者,大都步行前来。我们刚进小坡路口,就遇到一对来自荷兰的青年男女,与我们同路前往。儿子问他们为什么来?他们说:“因为他是名人。读过他的学说,有赞同,也有不赞同,但想来看看他的墓。”在墓前,我们还看到一位40岁左右的女士,她原是伦敦人,后移居美国,这次回伦敦办事,特地前来拜谒。来这里的中国人大概最多。与我们几乎同时来到墓前的,还有3位中国人,其中一位来自中国社科院,已是第三次来这里了。
  马克思备受后人景仰,他创立的学说,影响深远。3年前英国广播公司(BBC)通过网上评选“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当之无愧地位居第一。人们不会忘记,他去世后恩格斯曾在他墓前发表演说,通俗地阐述过他的学说的根本出发点——人们首先必须有衣食住,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活动,而不是像先前其他学说那样本末倒置。人们也不会忘记,正是本着辩证唯物史观,他和恩格斯都曾对自己某些“过时”的论断作过修正,而不是像黑格尔那样,把自己的理论绝对化。如果他能活到今天,安知他就不会根据历史辩证法,去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学说?斯人已去,我们如今该做的,应是继续研究他的学说,给他以应有的历史地位。
  在这里,我们结识了一位英国女士,她50多岁,曾到北京大学学过一年,现在是大英图书馆中文部负责人。今天她陪同几位中国朋友前来,我们也成为她的导游对象,她告诉我们:“马克思墓原在这林子的里面,上世纪50年代,苏联等国的共产党领导人常来这里,因为进出林子不方便,就把它移到路边来了。”言者无意,儿子却闪出一个想法。“干嘛要把墓移出来?为你领导人的方便,就让老人家走到路口来?你要是心诚,就应多走一点儿路么!”我觉得他的想法不无道理。
  后来知道,又有另一种说法:马克思的原墓面积很小,又在林子里的低处。1956年英国共产党集资,买了块面积较大的坟地,把马克思及其亲属的遗骨移出来重葬,就是现在这处墓地。当事人意在让马克思住得宽敞些,而不是为了方便什么人。若此,又当是另一种境界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