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新题材 新人物 新视角 8月银幕有新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8-23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

新题材 新人物 新视角
 8月银幕有新意
文慧
  继7月份4部塑造了党员干部新形象的影片在全国上映之后,8月银幕正在推出一批在艺术上颇具特色的影片,这其中有《冲出亚马逊》、《嘎达梅林》、《平原枪声》和《背水一战》,这4部影片无论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各方面都有一定新意。
  独特的题材选择
  一部影片题材的选择决定着这部影片的整体风格,8月展映的4部影片通过独特的选材视角,使人看来耳目一新。抗战题材影片《平原枪声》根据脍炙人口的同名小说改编,这部影片无论在选材还是艺术表现上我们能看到诸如《地道战》、《平原游击队》等经典抗战片的影子,导演何群所说的,“我拍这部影片实际上是希望它可以让人们回忆和记住一些东西”。现代军事动作大片《冲出亚马逊》取材于我军空降特种兵两名年轻军官被派往南美洲委内瑞拉接受国际军事组织训练的亲身经历,影片选材视角独特,具有相当强的观赏性。英雄史诗片《嘎达梅林》则取材于蒙古族英雄嘎达梅林的真实故事。《背水一战》首次表现了高科技民营企业家,影片折射出一种英雄主义精神,一种已被遗忘了的信念。
  多样化的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是支撑影片的基础,如果一部影片没有一个好的形象就不能称为好影片。8月份展映的4部影片塑造了不同的艺术形象,这些形象不仅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而且极具艺术特色。影片《嘎达梅林》塑造了一个既顶天立地又有情有义的民族英雄形象。在影片《冲出亚马逊》中,导演塑造了两个在苦与累、荣与辱、生与死的残酷考验面前,忠于祖国,为国争光的特种兵的形象。连环画《平原枪声》中游击英雄马英的形象曾经陪伴过很多人童年的成长,而影片《平原枪声》大胆地将这一形象立体化,影片用平实的手法塑造了以游击队长马英为首的一系列人物形象。影片《背水一战》描绘了一个在民族利益面前慷慨抛弃小我,破釜沉舟研究高科技的民营企业家王建南的形象,以及留美爱国博士陈天红等一系列人物形象。
  丰富的艺术手法
  此次展映的4部影片,不仅在题材选择、人物塑造上做了很多努力,在艺术表现上也有所突破。与以往中国战争影片动辄追求数万人的大场面不同,《冲出亚马逊》的视觉冲击更具有现代感,大量低空航拍和扛拍镜头以及快节奏的剪辑加上光线对氛围的营造,使得整部影片在阳刚英气之中流动着一股金属质感。影片《嘎达梅林》则展现了美丽的草原风情,以宏大的场面、强烈的视听冲击力和流畅的电影语言构成了一曲壮丽的英雄交响诗。作为战争片,影片《平原枪声》并没有运用高科技手段,而是以八路军当时的作战实力和游击战的特点,质朴地表现影片的战争场面,看后令人备感亲切。《背水一战》叙事流畅,情节曲折,更是有一种难得的高科技时代的快节奏,影片中弥漫的浓浓的爱国情怀也将感动观众。目前,这4部影片正在全国陆续上映,其中《嘎达梅林》覆盖了全国将近20家院线;《冲出亚马逊》在全国部分院线上映不到一星期,票房已经突破300万;同时记者从中影公司获悉,《平原枪声》的拷贝走势良好。另外,《背水一战》也即将进入市场发行。(文慧)(附图片)
题图为八一厂新片《冲出亚马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