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美欧 “倒萨”分歧增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8-24
第3版(国际·体育)
专栏:热点对话

美欧 “倒萨”分歧增大
本报编辑 王芳 本报记者 史克栋 史宗星 吴云  
  意大利:希望尽量避免武装冲突
  驻意大利记者史克栋:意大利在美国军事打击伊拉克问题上的表态有些暧昧。总的来说,其基本立场是,希望同美国和欧洲盟国一道,对伊施加外交压力,并进行一切必要的谈判,尽量避免武装冲突。只有在一系列努力都失败的情况下,才考虑在获联合国授权后对伊采取军事行动。意部分内阁成员认为,较之科索沃问题,伊拉克问题更复杂。因此,对伊军事行动一定要有联合国的授权。意大利的参与需要议会在广泛辩论的基础上作决定,然后由政府根据议会决定制订具体计划。
  英国:布莱尔政府口气松动
  驻英国记者史宗星:英国在对伊开战问题上也有两派观点。一种视伊为“严重威胁”,声称消除这一威胁“至关重要”;另一种持反对态度,尤其反对英参与对伊军事行动,认为在拿不出证据和未得到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打“先发制人”的战争是非法和不道德的。
  布什的“邪恶轴心”论一出笼,布莱尔迅速附和,支持美对伊采取“先发制人”的军事行动。他的表态在英引起广泛不安和强烈反战情绪。100多位议员联合签署“深表不安”的动议书,工党内甚至有人策划“倒布”换马行动。面对这一情势,布莱尔曾“低调”了一阵,说对伊开战不是“迫在眉睫”。但首相府发言人最近在澄清这一“谣传”时表示:“认为首相(在伊问题上)没拿定主意是错误的,首相不会动摇。”这说明布莱尔未改初衷,若美真的对伊开战,英肯定会出兵密切配合。
  但由于国内反战情绪激烈和工党内部争执加剧,布莱尔政府的表态近日在口气上似乎有了某种变化。英外交大臣斯特劳8月22日表示,“对伊拉克采取军事行动仍是一个选择”,但是,“如果萨达姆允许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无条件、无限制地返回伊拉克,能使他们正常工作,情况就会发生变化”。他说,如果萨达姆不再掌管伊拉克,英国自然高兴,但英国主要关注伊拉克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带来的威胁。
  英美关系历来有一定的“特殊性”,但像布莱尔如此紧跟美,在英历任首相中少有。他的执政口号是“新工党,新英国”,其含义颇丰,体现在外交上就是追求英的“全球作用”。但眼下的英国毕竟不是当年的大英帝国,要达到该目标就得借助美国的实力。
  在反恐斗争的前一阶段,布莱尔紧密配合布什得了分。但伊拉克不同于塔利班统治下的阿富汗,一旦加入对伊战争就将付出代价,对工党和布莱尔本人的执政前景乃至对英国与欧盟的关系,都会产生尚难预料的负面影响。
  欧盟:沉默背后是忧虑
  驻布鲁塞尔记者吴云:对于大洋彼岸的美国拟对伊动武一事,欧盟始终保持沉默,迄今尚未发表任何声明。但是,没有声明并不意味着没有倾向。7月23日,欧盟轮值主席国丹麦在其外交大臣会见海湾合作委员会新任秘书长后发表的新闻公报中称,双方同意联合国安理会在伊拉克问题上发挥主导作用。从目前看,欧盟的立场仍然是:穷尽一切手段,争取伊同意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重返伊拉克,争取伊同联合国全面合作,无条件执行安理会决议。欧盟认为,美国的战争宣传阻碍了政治解决伊拉克问题的可能性。
  欧盟的沉默,反映了其与美国在中东问题上不同的政策重点。美国主张,先收拾伊拉克,再解决阿以冲突。欧盟则认为,应先解决阿以冲突,或者至少不能让伊拉克问题影响到阿以冲突的解决。在欧盟沉默的背后,隐藏的是欧洲人的忧虑。  (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