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写意”是难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8-24
第8版(大地·副刊)
专栏:

“写意”是难事
刘曦林
  几年前,青年画家冷冰在北京举办过个人画展,非常诚恳地听取过京城同道的意见。辛巳之冬,他背了一大卷画作过来,我们又坦诚地交换了看法。冷冰之虚怀若谷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其画亦如其人,不琐屑于细节,也不斤斤于形似。我以为选简笔一路者,必应在天性里就有些豪迈疏放之气,下笔方不至于拘泥刻板,做到性、心、手相合。记得读大学的时候,我就遇到过为了一毛钱菜票耿耿于怀的人,借人家的菜票迟迟不还当然不好,但为了一毛钱菜票夜不能寐的人终成不了大气候。当然,“写意”之本意不是简率,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住,冷冰画荷就有这种分寸,他那张巨幅《夏韵》,起伏跌宕,有开有合,密处不透风,疏处可走马,在那秆、叶、花掩映交错的交响中,最后有三朵白莲突起,又有红蜻蜓眷顾其上,仿佛是一曲交响乐达到了高潮。
  率真,解衣磅礴,无法而法当然是至高境界,但在学习过程中不宜一味放纵,意在笔先是一条,将画面形象起承转合地组织起来也是一条。黄宾虹曾言“不齐三角”为美,又言“太极图是书画秘诀”,这其中实有大文章在。不能简单地以为笔画率简、乱头粗服者即为写意,其实有许多画徒有外表,无“意”可言。所以,笔者主张,写意乃一美学概念,将写意视为一种语体画法确不如“简笔”二字顺理成章。但今人既然约定俗成的将“简笔”与“写意”画了等号,就应该警惕这种误谈带来的弊端。黄宾虹认为:作画“不难为繁,难为用减,减之力更大于繁,非以境减,应减之以笔”。此即笔简意饶之意,当然能臻味外之味意界则更妙。当然,如何做到“非以境减”,如何做到以少少许胜多多许,这恐怕是伴随终生努力修养的目标。
  “写意”一方面不等于简笔,但又与简笔、减笔有割不断的联系。有深度的事物往往是难事,简笔之所以难,又是因为那每一笔承荷了更多的力与质,承受着更多的考验。正如潘天寿所说,让每一笔经得起几千年的考验,确是应有的美学追求。因此,由书法而悟笔法就是不可回避的课题。冷冰于此是有基础的,我相信随着其书法功力的深入,其画法之质会有不断的升华。写意花鸟既然那样不独赖于绘画自身,而赖于诗文、书法、金石等其他修养,大器晚成也便成为规律而有必然的道理,躁急者恐仍将在皮毛之外。就这个意义来讲,应该为冷冰的成绩而高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