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父子巧遇抗洪堤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8-25
第1版(要闻)
专栏:现场短新闻征文

父子巧遇抗洪堤
本报记者 周立耘
  8月24日,烈日当空,气温高达38摄氏度。湖南岳阳市君山区东洞庭北岸的采桑湖大堤上,红旗招展,人声鼎沸,塔山英雄部队高炮旅的500名解放军指战员,与当地群众装沙袋、扛沙包、筑子堤,阵阵紧逼的风浪拍打着湖堤,溅上了堤面,湖水、汗水湿透了战士们的衣裤鞋袜。
  “采桑湖镇1.6万人、6万多亩耕地及垸内房屋建筑等,全靠总长6000米的采桑湖大堤保护。”正在组织抢筑子堤的镇党委书记余良勇满头大汗,他指着湖面上1米多高的浪头告诉记者。
  说话间,一老一少两个村民走了过来,向扛着沙包一路小跑的部队政治部副主任田清良打听着一位叫蔡钱华的战士。见二人心切,田清良垒好沙包,便带着他们来到正在装沙袋的蔡钱华跟前。原来,老人的小儿子考上了大学,入学前,想见见在部队当兵、已两年没回家的哥哥。电话打到部队,对方告诉他哥哥已随部队开赴抗洪前线。听乡亲们说,采桑湖大堤来了很多解放军,父子二人怀着试一试的心情,从10公里外的乡下赶来,没想到哥哥果然在大堤上赶筑子堤。父子三人见面,备感亲切。眼下抗洪任务重,时间紧,蔡钱华没拉上几句家常,便投入了紧张的抢险。
  这一场面,令在场的官兵和村民感动不已,干劲倍增。在近千名解放军战士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5000多立方米砂石用去了一大半,一条高1米、宽1米多、长6000米的子堤初见雏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